万泽山的李太后 作品

第七章 启程东京(第2页)

这年大年三十江矶村过年过的非常热闹,因为不用花钱准备年货,很多家把多出的钱给孩子买了新衣裳和鞭炮,而最大的几个烟花是李中具送来的大礼花说是去年谢知州上任时候专门去湘洲做的烟花,还剩了两个被李中具拿回了家。

看着璀璨的烟花和美味的酒宴,江矶村这年成为了十里八乡的谈资,不只是过年全村摆大席,也只是过年放大烟花,而是村里有个勋贵家嫡子住过,不出意外这位以后也会是伯爵。张信可能不知道自己这个小蝴蝶,让江矶村后面成了十里八乡有名勋贵村,甚至州里还把江矶村的渔港改成了江州的第三大港专门停靠鄱阳湖的渔船和来往客船。

年初三,表哥李中具来家里说明,因陆路遥远难行,州里按规制拨付了一条官船,同时让李中具带上麾下20名弓手随船保护。

大年初五,张信一家东西全部收拾完了,王氏也把房子交给了村长张富照看,带上张舟、张翠跟着张家母子去东京。

两天前李氏和王氏已经说好,张舟以后就跟着张信做长随,张翠是张信房里的使唤丫鬟,王氏就当李氏的管事婆子吧

一大早村长就到了几个村里的精壮给张信家搬家,自家的牛车都拉了过来。因为一行人要去江州城的大港坐官船到扬州再换客船到东京。

本来想着东西也不多,谁知装满了牛车、马车,连一辆载人的马车都装满了才勉勉强强,其他家中剩下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就让村长家的周氏带人分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在20名弓手护送下就这么启程了,一个时辰后路过新港村。张信专门去了王夫子家拜别,可惜王夫子跟夫人回抚州老家去了。但张信还是在门前三跪九叩下。

约莫两个时辰后一行人来到了江州港官港码头,李中具递上了州里开具的路引和相关证明,一行人非常顺利的来到了码头,只见码头这时候听着很多粮船和几艘兵船,但最显眼的还是居中的一艘长几十米的高两层的豪华船舶。

李中具也介绍到:这是谢知州的座船,听闻姑母要回东京专门让人打扫、修补了下借予姑母使用,就是想结张家一个缘分。

李氏这时候已经恢复了伯爵府大娘子的做派,只是简单的答应了一声就在王氏的陪同下上了船。

而这时候码头门口又来了一群人,为首的张信认识竟然是谢知州家的管事谢平。

李中具连忙上前问安:李管事,你这气喘吁吁的忙甚?

谢平也没多说:伯爵夫人和小爵爷没走吧

李中具:刚登船。

谢平:那就好,知州夫人昨日从老家回来听说知州只是给了盘缠没安排女使、婆子,和知州吵了一架,现在专门让我选了家里一些得力的女使婆子来让伯爵家大娘子挑挑,只是路上用。

李中具:那我跟姑母说一声,你稍等。

很快李中具就让谢管事带着一堆仆役上了船。

谢管事看到李氏连忙跪下请安:江州知州家管事谢平见过伯爵大娘子。

李氏:我侄儿说了知州娘子的好意,但在州府里面干久了的女使、小厮我这也不好用啊。

谢管事:大娘子尽管放心,这里选的女使、小厮、婆子都是来州府做事不足一年的,还有几个是知州大娘子专门叫人牙子买的新人,但保证都是家世清白

李氏:我去东京也需要一些老家人随旁使唤:王婆子你就去挑几个模样不错,老实本份的女使吧。小厮就中具你去挑吧。

这时候张信也从后面的客舱出来了,听说又有人给他们送礼,连忙出来看看,发现王氏正在挑选女使。可是这时候张信突然发现女使中有几个眼熟的,竟然是清汤摊子老板房大郎的三个女儿。

张信上前问谢管事情况

谢管事一看张信来了也连忙给张信请安:给小爵爷请安了。

张信:那三个小女子哪里来的。

谢管事:这也是巧了刚到码头时候看到一户人家在发卖女儿说是家中老人重病治病花了很多钱,现在没办法,只求好心人把三个女人买了作女使做小妾外室都行,只要不发去勾栏瓦舍就行,想着小爵爷身边应该也要几个伺候的小丫头,这几个丫头长相也不错,就带过了。

只见王氏也选到了房家三个丫头这边,了解到大的花花15了,老二琳琳十二,而老三花铃7岁。但三个丫头有点怯生生的王婆子有点不满意。

张信却说:三个都要了吧,王婆子。

听到张信这样说王婆子也没管,继续挑选。

最后挑了女使丫鬟8个,小厮4个,一个会做江州菜的婆子一个,谢管事把相关身契交给了李氏后,下了船。

很快船开了,女使小厮被李氏叫过去说家规,张信则跟着表哥李中具在船尾学着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