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泽山的李太后 作品

第十三章 上元节

给表哥买完东西的张信,对于再逛街兴趣也不大了,现在倒是想尝尝御街旁的繁楼。

这可是无数小说、电视剧里面的主角必去打卡的网红饭店,我们男主怎么可以错过。

可当男主兴致勃勃来到这门口发现光排队等号的都快一里路了。循规蹈矩的张信也想跟着一起排队,可是周通这时候又来表现了:孙少爷,平民布衣才在这里排队呢,咱们有自己的门儿可以进去您跟我来。

只见周通在前带着一行人来到饭楼前面找到门口一个迎宾小二:雅间还有没?

小二看了看众人小的眼拙,贵府是?

周通:建昌伯爵府的孙少爷。

小二一听立刻上前作揖:不知道是小爵爷来了,这正好三楼有个雅间还空着,可以直看皇城。

张信:行吧,就这里。

李中具跟着张信:信哥儿,这一路花销这么多,回家不会被骂吧。

其实张信也没底,随便出来一趟1000贯就出去了,要知道他们家恢复官位也没多久,虽然有一些罚没发还,但张信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花超过去。

管他呢,天塌了个大的顶着。

刚一进去李中具就发出惊讶的呼声,什么豪华、漂亮堪比皇宫之类。

但上一世各种会所、五星级酒店都见识过的张信,对这种感觉也就一般,跟一般仿古的饭店差不多。

张信的处事不惊倒是让小二更加恭谨,感觉这主儿应该不好伺候。很快几人被领到一个非常开阔的雅间,中间一个方桌可以坐8个人,旁边有文房四宝、茶具。甚至还有可以手谈的地方。

窗外一边是御街,一边百米外直接就是皇城外的护城河,护城河畔还终有杨柳,很多年轻男女已经在那边看花灯,会佳人。

不过张信现在还小,更多想着的还是看看热闹、有空最好多学习学习弄个功名。

这时候一位三十多岁的掌柜模样的人进来:小的张少延见过孙少爷。

张信:你是?

张少延:小的是这繁楼的掌柜,听小二说孙少爷来了特地来请安。

张信:就是来吃个饭,张掌柜不需要如此大礼。

张少延:礼废不得,家族定的规矩不能轻易逾举。

张信还在疑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张少延:怪我怪我,孙少爷第一次来着繁楼吧。

张信:是的,第一次。

张少延:难怪,这繁楼是咱建昌伯爵府的产业,地还是当年少爷大婚时候陛下赏的,因此地以前是商贾卖白矾的地方,赏给咱家后少夫人把这改成了酒楼取名繁楼

张信:难怪啊,我说怎么我一要雅间就有,而且是最顶楼的这种,听你名字你也是张家的?

张少延:是的,小的父亲有幸跟伯爵爷是一个祖父,先伯爵夫人看小人待人接物不错就让我做了这个繁楼掌柜。

张信:这么说按辈分你应该是我的堂叔才对。侄儿给堂叔行礼了。

张少延一看立马上前扶住:小的受不起孙少爷的礼,小的家只是侍妾之子,能得伯爵府重用已经感恩戴德了。

张信:我在乎什么妾生、妻生,按辈分你是我的长辈我就要行礼,老家江矶村的长辈我都行礼过。

张少延一听江矶村顿时眼中有了一丝眼泪:简单问了一句,冒昧问一下孙少爷张火家怎样了?

张信:火叔啊,他很好啊,媳妇儿子都很好。去年换了条更大的船,现在能去长江捕鱼了,我以前还在他那边帮过活。现在他儿子带人长江捕鱼,他自己用旧船在鄱阳湖随意钓鱼,只要够一家三口吃就行,非常悠闲。

张少延:那就好,那就好。孙少爷稍等,我给你去上菜

没等一会儿,突然一名大概十三四岁大的女子抱着一个琵琶走到门口。

“小女子冷凝是繁楼的歌伎,大官人要听曲吗”

张信还在犹豫时候,这时候一名小二赶了过来:这里是你能上来的吗,主君听曲也不会找你这样的下等歌伎。

张信一向与人友善,看这姑娘衣裙虽然光鲜,但也有些陈旧,琵琶也有些地方脱漆了,想必也是过的不太如意的,想着自己当年也曾天桥卖唱,没有一个人给钱,倒是辛苦一天后,有个下班很晚的姑娘给自己放了5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