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泽山的李太后 作品

第四十章 调离大名府

对于张信的这些奖励和官职,很多人都认为太轻了,西夏这个心腹大患被张信想办法给破了,先帝曾经定了破西夏封王,可现在只是把张信父亲从候提升到公。要知道张少贤不止张信一个儿子了,如果张信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凉国公也不一定是张信的,那么张信的子女怎办。

不过这些声音都不是主要的,更多人认为张信和张少贤都年轻,以后说道收回燕云,到时候真的要封王了,而张家其他人就可以封公。

张信受封后,先是自己的亲友,然后是同窗纷纷来祝贺。只是他对于迎来送往这些从来都是不当回事,好在公孙策帮他接待了这些事。而表哥李剑也是张信不在的时间担任大名府录事参军辅导相关工作。

张家的迎来送往弄了半个月,都是这两人还有李氏操办。

而张信却有个烦心的事情,没移氏被他偷偷带到了东京城外庄子上暂住着,可没移氏怎么都是他国皇眷,怎么洗白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张信突然想到自己的狗腿子甄会。。。

只是张信发现一个问题,每次自己来找甄会都找不到他,非要等甄会来找自己这很不爽。

回到家里时候,展昭来报:主公,野利荣文兄弟来了。

张信:带他们去我的院子。

张信在自家的院子中间的湖上修了一个亭子,在这里除非贴近,不然别人是听不到说什么。

野利荣文、野利荣德兄弟看到张信后立刻行礼:小公爷。。。。

张信:我有官,大学士、枢密副使都可以

野利荣文:那就还是叫小公爷吧,显得亲切。

张信:你俩咋来找我了?

野利荣文:陛下赏赐了我等宅邸,刚从宫里谢恩出来,所以想着来谢小公爷,另外还有一个事儿,只能您知道。

张信:说说吧。

两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野利荣德叔:没移皆山说。。。他女儿貌似怀上了。

张信:怀上了挺好的。。。

野利荣德:小公爷,怀上了。。你的。

张信突然反应过来。。。。

自从抓了没移氏后,张信隔三差五过去献殷勤,最终在跨越沙漠时候,一行人某天躲避沙暴,在一处山洞里两个人行了苟且。

自此之后张信食之味髓。。。基本每天都要去一次,而没移氏来月事,张信就加快行军速度,也就张信被困摊粮城时候,没移氏轻松很多。

可也就是那时候她知道自己怀上了,只是张信被解围后,得知凉州已经宋军进入后,就让归义军的人带着俘虏的西夏人到了京兆府,让这一群西夏人住一起。

同时张信也有让没移氏换个身份比如变成野利氏的姑娘,这样自己纳了就没问题。

张信:怀了多久了。

野利荣德:也就这两月了,我已经用我已故的外甥女的身份改叫野利琪瑶,只是我那外甥女和小公爷一般大,而这个没移却比小公爷大了5岁有余,怕装的不像。

张信:怎么可能,没移那小模样,那小身段,说十五六岁都像。。

野利荣文:的确,的确,这可是西夏第一美女。。。

男人聊女人时候很快就能成为好朋友,野利荣文:小公爷,我想和您结亲。

张信:你长的这么丑,你女儿我不要。

野利荣德:小公爷,你这说的我就不高兴了,我们野利家可是出美女的。这次我们想嫁两个女儿给徐安大人和张远大人。而这次800勇士也娶了不少西夏女子。

张信:这个你问他俩,他们每意见我也没意见。

野利荣德:他们当然愿意,姑娘都被睡了

张信:对了,这次800勇士我觉得表现不错,想从党项人中选千余人,也组建3000人的骑兵部队

野利荣文:我们野利家是小公爷带来的,以后也是小公爷的人,几千人很容易凑,我们部落也有不少人是铁鹞子的后备军,我把这些人选出来、

张信:我希望后面你们去西宁州那边帮我控制西宁州到凉州的地盘,而摊粮城那边的榷场也会交给张家管着,你们就作为我老爹的快刀利剑,有我张家,你们野利家就会一直富贵下去。

野利荣文:多谢小公爷。。。不,大宋应该是叫主公

晚一点张信把野利兄弟介绍给了自己老爹,因为老爹不久就要上任,而治所就在凉州,军队上除了宋军外,张信还希望有人能控制当地部落,至于归义军则是大部分加入了宋军,少部分回了中原故土。

张信也把自己和耶律敌鲁古的交易告诉了张少贤,让其多多走私北地的马牛羊人口过来。而对于愿意投诚的西夏人也多多接收,只是把他们都打散了使用。

当然现在最让张信担心的是朝廷上已经有了一些尚武之风,而且收回燕云十六州的事又有很多人提起,甚至朝堂上已经开始厉兵秣马准备找机会夺回。

就在张信准备上任时候,大名府星夜来报:黄河堤坝商胡段发生决口,而这里正是大名府境内。

朝廷派了三司度支副使了给事中郭申锡亲临现场监督决口修复工程,而张信则是快马加鞭赶去指挥抗洪。

一般来说,河堤决口修复,必须从决口两端向中间逐段填塞,最后合口的那一道工序,被称作“合龙门”或者“合龙”。

而北宋填塞河堤用的材料叫作“埽音同扫”,用芦苇和竹柳条扎制而成笼子形,里边灌入灰石浇筑凝固。堤口合龙时,将它压入河底,夯实固定住,才算合龙成功。

所以,此次黄河决口能否修复,成败就在于合龙这一关键工序。可令人遗憾的是,偏偏就是这最后一步,却死活弄不成,屡试屡败,就是合不了口。

当时用于合龙门的埽,长度为六十步,大约是现在的九十五米长。现场的水司衙门主事高超,他经过仔细勘察和分析,得出了合龙失败的原因。

他认为埽身长度过长,人力压不动,无法将它压到河底,因此不能阻断河流。而连接埽和岸边树桩的固定用竹条索,也因此屡屡被合龙处湍急的河流冲断,这就是导致决口无法合龙的致命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