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泽山的李太后 作品

第四十二章 秦淮河

对于张信的粗俗,很多船上的公子少爷们纷纷指责他,有几个有权势的直接要丢其下船。

眼看就要打起来还是船上的老鸨子过来打圆场:大家都是贵家公子,打架有失身份。。。这位公子也是太猴急了。

公子甲:对啊,这么猴急,等下没钱给就等着丢人吧。我们江宁可是不缺钱的。

张信悄悄跟身边的护卫说:等下出钱多的给我查查,正好来个反贪腐、查税

之后一个时辰,张信无聊的看看秦淮河的风景还睡了一觉,直到护卫叫醒自己才发现要开始竞拍了。

这时候的江小小的妈妈上来说:起拍50贯。

张信:买下多少钱。

妈妈:10倍即可。

张信:那我出1000贯

开场暴击直接把很多人逼退,不过这里好歹是江南富庶之地,1000贯

(在北宋初年,每石米的价格是300钱,相当于现在的66公斤。换句话说,购买1斤米需要23钱。以现在为例,畅销全国的东北大米售价为每斤35元。因此,可以推断出1钱约等于今天的15元左右。通过计算可得,1000贯在北宋初年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1155万元,而这时候是大宋中后期就把价值再压缩一下暂定为80万。

在《水浒传》中,宋江想要被朝廷招安,当时他就想通过李师师这条线与宋徽宗搭上关系,进而可以成功被朝廷招安。于是宋江带有重金来到京城,求见李师师,宋江一共花费百两黄金才有机会见到李师师。要知道宋代大约1两金子就是4两白银,那么百两黄金折算成人民币就是60万元钱)

一位官宦子弟这时候举手:1200贯。

一名盐商子弟:1300贯。

张信:没钱就别100,100的来,我出2000

2000贯已经不是小数目,很多公子能给的起,但要是家里直到他们用来买花魁,估计会打死自己。要知道秦淮河一般一个清倌人就是几百贯,上千贯也有,但肯定都是才女、名媛、贵女,历史上秦淮河最贵的也不过一个前朝郡主卖了4000贯,而这钱能在江宁城外买一套100亩的豪宅带假山小湖的那种

不过还是有人跟张信竞价:我陈家第一次听说有人比钱。。我出3000贯。外加一座宅子安置。

张信:陈家,莫非是那个天下第一海商陈家。

陈公子:不错,知道了还不撤了,免得最后打脸给不起。。。

张信:也对对对,那我就5000

陈公子:6000

张信:8000

陈公子:9000

张信:15000

陈公子:。。。。。。。。。

张信:陈公子是不是口干说不出话,我给你倒茶,你接着喊。

陈公子:我出2万。

张信:好,你的了

(1万贯仁宗时期可以在开封置办一套奢华的服装也可以在福建建一处拥有60间校舍的府学,也可以值班瘊子甲1000副,也可以购买十艘商用船或者在江浙地区造一艘“五车十浆”的小轮船)

现在这是2万贯,陈公子家虽然是大海商,可他家打造一艘两千料的大海船正好1万贯出头,这2万贯直接把家里两艘船弄没了,如果花在别的地方最多一顿毒打,可这是争风吃醋却又不一样了。

张信:陈公子好爽,我们为陈公子贺彩。。。

“彩。。。。。”

2万贯,陈公子有点傻,今天才带几千贯飞钱出来,关键这些是家里给他买礼物结交张府的一些管事用的,他们家想依靠上张信这颗大树,然后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咱们这个张大人没别的爱好就是好色。于是他就想买个清倌人送过去。。。。

现在钱超了,自己也没钱补。。

于是陈公子上前沟通:我先付2000贯飞钱,三天内把剩下付清如何。

这时候妈妈开始语气不好:陈公子,妈妈我在秦淮河也十几年了,第一次听说买清倌人还能这样玩,您没钱就别喊啊,这让我白白没了上万贯钱啊。

说完妈妈推开陈公子找向张信说:这位公子,咱们能不能这样,也不要您15000贯,8000贯小小就跟您走了。

张信:8000?我没有,我只是跟着喊价。

妈妈一听有点傻,这不能砸在手上,于是说:6000也行啊。

张信:6000也没有啊。

妈妈:那那那。。。公子您能出。

张信:2100贯。

陈公子正好只有2000贯,多一毛都没有,而张信正好卡着这个。。并且现场也没人出更多钱了。

妈妈:那公子是怎么给。

张信:这里是21张100贯的张记钞票,即可兑付不收手续费

看到是张记的钞票妈妈还是很高兴的。

张记的钞票其实就是一种储值票,开始很多人来张家买东西都要带很多钱,于是多的就存在柜上,柜上会开一个票据证明。再到后面张信开启了储值办会员活动,不是会员不能买张记的好东西,而且还办的事存95得100贯,只是这个储值的不能兑付,其他存的则是可以在全国各地张记兑付,于是很多商人发现了商机,干脆把钱存在张记,然后拿上票据去易地兑付。

再到后面商人发现自己的客户也认张记的票,反正自己客户也要去张记买东西。

最后是单张票据太大比较麻烦,于是张记出了1贯、5贯、10贯、20贯、50贯、100贯的票子,取名钞票。

拿上21张钞票,妈妈立刻拿出江小小的奴契抵了过来。

可这时候陈公子跑来说:这位公子,这个江小小能不能让给我,我先付你2000贯飞钱(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唐宋的汇兑券。凭纸券取钱而不必运输,钱无翅而飞,故曰“飞钱”),另外我这有个汉代的古玉价值万贯,抵在您这,回头我拿钱来赎时候再给您2000贯如何。

张信:赚一倍咯。。。也行吧,看来你势在必得这小娘子啊。

陈公子:家父安排的要事,不能细说,小弟陈浩,不知兄长姓名。

张信:你叫我李新吧。

陈浩:李兄,这后面在哪里找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