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泽山的李太后 作品

第六十八章 西域攻略(上)

十月,成都被种亮占领之后抄了王博后路,最终三个月后,王博兵败被杀。

十二月,在燕京城内,张信见到了慕容复。。。

没有啥慕容复,而是封了一个燕君,封地在辽东很北的地方,那边当地人叫宁古塔。。。

华夏二年最后一次早朝南方回来的那些大臣们得到了自己的任命

首功富弼直接被任命为枢密使、检校太师、同礼部尚书,进太子太保

韩琦出任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进封卫国公,种世材则为兵部左侍郎,燕京禁卫指挥使

包拯出任刑部右侍郎、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并担任第一任廉政公署署长

宋祁、翰林学士承旨、工部右侍郎

欧阳修出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一共封了五十多人。

但张信却又任命了几个新的职位

任命曾公亮为江南总督,负责江南的整肃,王安石、王珪等曾经的南方做过事的官员纷纷被安排到了南方做事。

而李中具则是被任命为李家家主安抚江州李家。

朝会一结束,张少贤就抱怨起来做皇帝太累,还不如自己去打仗舒服

张信:老爹,你要觉得累,不如这样招一些有能力的大臣过来帮你处理政务,只是这些人只有审理没有披红的权利,这样你只要看他们归类批注的公文,你做决策就好,这个小部门可以叫军机处。

张少贤:老大,你这么懂,不如你做皇帝吧,我给你打仗去。

张信:你说什么呢,哪里有儿子当皇帝,老子去

张少贤:我是武将啊,你让我在这处理政事太为难我了。。。

张信:得得得,要不你回咱家住着,放你半年假

张少贤:当皇帝真累,一当就是一辈子,不像官员还能致仕

张信:老爹,你说皇帝咱们也定一个期限如何?先来个20年?满20年后多或者满55了,就可以退位了

张少贤:55。。太子应该也30多了,挺合适的。

张信:对啊,之后皇子们就可以去军机处做个小吏配合那些军机大臣做事。大一点时候去地方执政,想当储君的必须在穷地方、富地方都当过巡抚,中央做过官才有资格去当

张少贤:你看看,你比我懂的太多,过完年你来当皇帝吧。

张信:别,咱们国皇帝三年就下了,历史上还不知道怎么说我呢,你还要当很多年,过段时间我要把周边一些小国家,小势力纳进来,还有防着李乐。

张少贤:儿子,你看看能不能这样,我负责打仗,你负责治国如何。

张信:哪里有爹给儿子做事的,我该怎么封你

张少贤:别计较这么多,你又不是循规蹈矩的人。。。。

只是张信还在过新年时候,很多士子已经开始出发前往燕京参加春闱。只是今年不一样的是人才重要产地的江南,截止现在只有几百多人到京,要知道从宋开始科举主力军就是福建、江南西路、江南东路、两浙路,这些江南大省,并且由于赵祯时候科举已经完善,每年光录取就有四五百人,参加的也有三五千人,今年根据礼部统计参加科举的只有往年的一半不到。

得知情况后张信也并没有太过于惊慌,直接招来了礼部尚书富弼。

张信:富相,针对很多江南士子还有战乱地区士子抵制此次科举,你有什么办法?

富弼:读书人都是色厉内荏的,派人吓一下,并发布诏令说明,北方还有很多缺官,今年会加大录取,考中的会实授官。不来参加科举的10年不能再考。即使考上了也要降一级处理。

张信:可行,但我觉得现在这些人才有点像钓鱼,鱼来了才能钓,还要给好的饵料,太费时费力,稍微风吹草动鱼就不来,本宫觉得可以复制江宁学院模式,重要府城开办官学堂,从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来分,大学毕业的词语学士身份,这样身份就是预备官员,同时增加官员品级,增加到十五级,同时明年开始吏员也算入官员体系,统称“公务员”,今年先试行。

富弼:这其他我都能明白,这新的公务员是不是可以理解,只要做的好,小吏也可以当大官?

张信:不错,这让所有有能力的人都有前景,只不过官员晋升看出身,也看学识,也看能力,缺一不可,避免了一些豪门大族子弟把持一些官位。

富弼:这样会不会一些官员、豪强会有意见

张信:他们是最没意见的一群人,你觉得穷人能读书多还是他们能读书多,虽然都是读书,有钱人能请好的私塾先生、考科举先生提升能力,穷人只能靠自己死记硬背,这也就是为什么贫民很少有考上的。

富弼:臣明白了,那么荫封,推举是否还有效。。

张信:有效,不能寒了那些跟咱们打天下人的心,只是控制量吧,三代后,家中必须有五品以上官员来推荐,不然就没资格了,算是一种推恩令。那时候官学制度完善了,很多人都可以靠官学读书来获取官位。

富弼:是不是到时候科举就废了?

张信:换了方式,中学到大学要有个考试,考上了才能去朝廷设置的那些学院,难度比科举小,毕业难度提高,宽进严出

新的学堂制度很快出来了,在燕京、江宁、汴梁、长安、成都、江州、武昌兴建了隶属礼部的大学院,第一批学生则是招附近的童生、秀才、举人。

可这些学生的招募都需要面试,并非你有个身份就能来。。。。。

富弼:可是今年南方士子短缺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