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四章 祁尚卿的选择(第2页)

 

“前线败了!”

 

祁尚卿听到脑中一声“嗡”的闷响。败了?!部队出了隼州还不到一月,怎么突然就败了?!

 

“为何?!”他问丁疏琰。

 

“瞿珩指挥失当,以致失败。”

 

祁尚卿一听,瞬间觉得头重脚轻,有些站立不住。

 

“那启国人追来了吗?”极力平复之后,他又问丁疏琰。

 

“不知。”

 

黄晏费了两刻的时间领来了三辆马车。内常侍张徵搀扶邹颙上了一辆,其余大臣挤上剩余的两辆。祁尚卿再次上马,带领车队回他的行尚书台。

 

回到衙署,几乎是刚刚安置了邹颙,祁尚卿便给黄晏下达了命令:“立即派出几拨人,分头前往隼州下属的嶙县、夻县等地,调兵来援。”

 

“怎么?行台?”他的副手问他。

 

“前线战败,启国人一定会继续南下。隼州极可能是启国人的下个目标。隼州固防,刻不容缓。眼下隼州城内只有五千士兵,需要增援。”

 

“可隼州城内只有五千士兵,”黄晏面露疑虑:“再怎么调援,怕也是不够”

 

“够了。”祁尚卿语气坚决:“立即调援。”说话间,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

 

祁尚卿回身去找到了丁疏琰。

 

“左令,启国的人马有多少?”祁尚卿问道。

 

“十万以上。”

 

“那他们,行进较慢吧?”

 

“倘若目标是隼州,应该就要到了。”

 

“那他们,肯定没有攻城器械吧?”

 

“我军的器械留在半道上,估计已经成了他们的了。”

 

“那有什么好消息吗?左令。”

 

“没有。”

 

祁尚卿直接告诉丁疏琰他的想法:“左令,启国人来势凶猛,隼州十有八九战火难免。倘若陛下能够留在隼州,那我守城将士一定士气高昂,奋勇守城,保住这座隼州道的首府。”

 

丁疏琰听了,没有立即表态。他皱着眉头反问祁尚卿:“祁行台,隼州城内现有多少军士?”

 

“五千。”祁尚卿答道。

 

“五千?!”丁疏琰觉得不可思议:“启国人来势汹汹,前方瞿珩的十万人都没能挡住,单凭隼州的五千人,如何挡住启国人??”

 

“此时隼州城内只有五千人,但我已经派人去粦县、夻县调兵了,最多两日就能到援,到时隼州城内的守军一定超过五千。”

 

丁疏琰冷哼一声:“所以?五千变成六千?七千?你要知道,前方瞿珩的十万人,十万人,全是精锐,说没就没了应该是没了你这几千人又能怎样??”他对眼前这个曾经的太子侍官没有好气。

 

“所以更需要陛下留下,鼓舞我方士气!”祁尚卿仍然坚持。

 

“祁尚卿!”丁疏琰明显愤怒了:“你是昏头了吗?!陛下刚从前线回来,走慢一步,后果都不敢想象!如果启国人来攻隼州,你想再陷陛下于危境?!隼州重要还是陛下的安危重要?!你怎么如此拎不清楚?!此事绝不可行!!陛下刚才已经决定,一个时辰后启程!”说完转身就走。

 

走几步又回头,补充一句:“好好守你的隼州!诏令已经分头发出,倘若高晟的目标是你,勍州道、郯州道都会来援的。”

 

祁尚卿没有留住皇帝,邹颙还是在一个时辰后动身了。祁尚卿率领隼州道左、右行台令,将邹颙从行尚书台送到隼州南门。他们在南门跪地目送邹颙离开。祁尚卿自己的马车已经“升级”成了“御辇”,被赋予了载帝回京的重任。

 

邹颙的队伍出了城,转眼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下。祁尚卿立即起身,上马回他的行尚书台。隼州道都督、隼州刺史、隼州兵马指挥使等人已在等他了。隼州的城防部署,刻不容缓。

 

此时天气骤变,成片的乌云将太阳遮住,笼在隼州城的上方,似乎要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