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十五章 诏令到来

隼州。行台令宅第。早间辰时。

 

朝阳已经升过了屋檐,将一片金黄撒进院中。

 

祁尚卿郑昔夫妻二人站在院里,妻子正帮丈夫套上轻甲。

 

这是祁尚卿每次巡边穿的轻甲。刚带领隼州军民挡住了启国人,他又迫不及待要去巡边了。今日出发。

 

轻甲已经陪了他多年,甲片已经磨得锃亮,像一面镜子。

 

“这才刚打完了仗,又着急去巡边呢?”郑昔说道。

 

“本来两三月就要去一次的,这次都隔半年了,该去看看了。”祁尚卿回道:“且启国人刚撤,怎么也得去边境转一转,看看州、县的城防。”

 

“我知道,你这心思就没在家里。”

 

祁尚卿低头看着妻子:“等这次回来,我就上表请辞。”

 

“我会信么?”郑昔笑了。

 

“辞表我都写好了。”祁尚卿一脸认真。

 

“怕是写了你也舍不得呈上去。”郑昔转过身,走进正厅。

 

她取了祁尚卿的常服出来,递给他:“这月的天,身上系这些甲片,不热么?”

 

“你先帮我把轻甲卸了。”祁尚卿说道。

 

“怎么了?”

 

“先卸了。”

 

郑昔只得照做。

 

“你去把袀儿的那件轻甲取过来。”

 

“你要那件轻甲做什么?”

 

“你去取过来便是。”

 

郑昔只得转身去取。

 

祁尚卿在院中等候。朝阳此时升过了屋顶,望着已经有些灼眼。

 

郑昔拿了轻甲出来。“替我穿上吧。”祁尚卿说道。

 

郑昔不说话,开始给祁尚卿套甲。轻甲依旧铮新。

 

“这次我带袀儿去巡边。”祁尚卿嘴里念叨,像是讲给妻子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

 

郑昔的双手停顿了一瞬间。她变得小心翼翼,唯恐弄坏了甲片。

 

“想不到还挺合身的。”穿上轻甲的祁尚卿难得笑了,笑得像是一个少年,第一次穿上了父亲送的轻甲。

 

“他随你,就是个怎么也长不胖的瘦子。”

 

“性格随你。”

 

郑昔脸上掠过一丝浅笑。

 

她第三次返回正厅,第二次取来了祁尚卿的常服。祁尚卿接过常服,穿上。

 

“行了,出发吧。”郑昔说道。

 

“那我走了?”

 

“平安回来。”

 

祁尚卿迈脚走向院门。院外,隼州道左行台令、隼州道长史、隼州道都督等人已经候着了。他们也是轻甲常服,骑着抖擞的马。

 

祁尚卿出了院门,上了自己的坐骑:“出发!”

 

四日后。

 

祁尚卿一行人刚结束了对眿州的巡视,正在去郧州城的途中。一行人此时已经进入了郧州辖内,正行的这段路,与国境平行,距离约一里。

 

一行人前方五里处,停着一辆马车。驾车的程运峰站在道路旁翘首眺望。

 

他按照祁尚卿从隼州出发前的指示,两天前驾车从隼州出发,在今天到达了此地。他在道路旁摆了一张木案,案上放了一壶酒、三只酒杯。他一直凝视着祁尚卿过来的方向。边境风紧,风中掺着黄尘,黄尘拍着他的脸。

 

等了许久,祁尚卿一行人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到了!到了!”

 

“行台。”程运峰急忙迎上到来的祁尚卿。

 

祁尚卿风尘仆仆,下马就问:“候了多时了?”

 

“不多时,不多时。行台吩咐,小人不敢延误丝毫。”

 

“好。”祁尚卿走到放了壶酒的木案前。

 

“行台,都备好了。”程运峰在他身后说道。

 

“嗯。”

 

祁尚卿半躬身,拿起案上的酒壶,给三只酒杯缓缓斟满酒。

 

他举起第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

 

再举起第二杯酒,仰头一饮而尽。

 

再再举起第三杯酒,面向北方,将杯中酒浇洒在地。

 

风在此时变得更大了,沙尘进了人的眼睛,弄湿了人的眼睛。

 

祁尚卿将酒杯轻放在案上。

 

“程运峰收拾了吧。”

 

“是,行台。”

 

祁尚卿再次上马,继续往郧州去。

 

云里雾中的左行台令等人也上马,跟上祁尚卿。

 

祁尚卿一行人在一个时辰后抵达了郧州城外。未及进城,很远就看见三个身穿公服的人站在城门处,一直往这边看。

 

祁尚卿靠近后,见其中一人竟然是郧州刺史王莒。

 

祁尚卿心里疑惑:王莒怎么在这里?是来迎接自己的?他提前知道了自己要来郧州?

 

王莒也看到了祁尚卿,三步并两步来到祁尚卿马前:“行台,属下在此候您。”

 

祁尚卿更不解了:“真是候我的?”

 

“是,行台。”

 

“你怎么知道我要来?”

 

“右台先您来到郧州了。刚到一个时辰,让我来此迎接您。”

 

“原来如此右台怎么突然来郧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