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四十六章 狱中来人(第2页)

 

“是的。一切来得太突然了,让人没有半点头绪。”邹嵘看着祁尚卿:“要不你我直接去一趟大理寺狱??”

 

祁尚卿想了想,否决了这个提议:“铭御究竟因何入狱,我们还不清楚。不宜贸然与他相见。如果真是丁疏琰报复他,我们更应谨慎。尤其是殿下。”

 

“你是担心丁疏琰趁机将你我牵连进去?”

 

“是。如果这样,我们就救不了铭御了。”

 

邹嵘很郁闷,走到窗边,打开屋窗透口气。窗外夜空,黯云满布、星月无辉,像是一张巨大的黑幕笼在头顶。

 

……

 

第二日。晚间。大理寺狱。

 

这是薛元诏在狱中的第三个夜晚。这是他在心里估计的又一个到来的夜晚。因为见不到天日、只能靠廊道烛火照明的牢房里,根本分不清白天黑夜。他每日估测时辰,全是靠一日三餐来的。今日狱卒已经送过了第三餐,此时自然就是夜里了。

 

他的牢房不大,三面墙一面木栅,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为了防止犯人自己撞死自己,牢房的墙是土砌、床是土砌、桌子也是土砌。就连狱卒每日送饭也用木碗木盘,防止犯人将其打碎自刎。吃饭的筷子用的是铜筷,为了防止犯人将其折断自己刺死自己。

 

他也没有隔邻。自“入住”这间牢房以来,从未听见左右隔壁有过人的声音。他除了每日送饭的老狱卒,听不到第二个人的声音。

 

他在牢房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大部分时间都只能躺在土砌的床上静想。漫无目的,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想到哪里就是哪里。

 

只是今日想到的事情让他极为苦恼。他想到了薛元诏跟他提到的婚事。

 

如今自己身陷囹圄,诏儿有个这样的爹,还娶得了这个亲吗??

 

“哐当。”一个突然的开栅门铁锁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不免纳闷:这老狱卒不是已经送过晚餐了??怎么又来了??

 

扭过头一看,老狱卒空着两手,领着另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走了进来。

 

男人身着便服,不同于身着公服的狱卒。

 

男人身形不高,微胖,圆脸短须,看着五十上下。让薛铭御感到奇怪的是,男人的脸上竟然挂着笑容。

 

老狱卒把男人带进牢房,自觉走了出去。

 

薛铭御从床上起身,问男人:“你是?”

 

“鄙人是大理寺少卿汪樆。”男人直接向薛铭御报上姓名。

 

“大理寺少卿?”

 

“正是。”

 

这是大理寺的另一位少卿。“王少卿此时到这里来,是为何事?”薛铭御问道。

 

汪樆却不立即回答,而是跟薛铭御寒暄几句:“薛行台这几日可还住得习惯?”

 

薛铭御见对方脸上的笑容,一时分不清这是不是在嘲讽自己。他直接忽略了这个是个人都能看出答案的问题,给汪樆纠错:“牢犯而已,哪是什么薛行台!”

 

“只要薛行台愿意,出了这牢房的门,你就还是薛行台!”汪樆脸上的笑意不减。

 

“少卿此话何意??”

 

汪樆往薛铭御凑近一些,压低声音说道:“我今日过来,正为此事。”

 

“正为此事??所为何事??”

 

“为的是,足下出了这间屋就官复原职,这事。”

 

薛铭御完全听不懂了:“你到底要说什么?!”

 

汪樆收了笑容,说道:“我今日过来,是给薛行台指一条明路……只要薛行台照我说的做,保证行台出了这大理寺狱就能官复原职!”

 

“你要我做什么??”

 

汪樆不卖关子了:“我就直说了吧。行台之事,本寺明日堂审。主审正是不才。只要薛行台明日供述你是受人指使,便可保行台无虞。你出了这大理寺狱,还是做你的隼州道行台令。”

 

“受人指使??什么事受人指使??”

 

“边境放箭、蓄意生事。”

 

“哦……那要我指供谁?”

 

“右行台令,以及太子。”汪樆一字一顿说道。

 

“什么??”薛铭御瞪大了眼睛:“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

 

“当然。”

 

“你为什么要我指供他们??”

 

汪樆又笑了:“既然要让行台办事,自然要知无不言。不瞒行台,我是奉的刑部尚书赵尚书的命令。”

 

“赵俨??”

 

“不错。”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就需要你到时候再问他了。”

 

“那我现在就要见他。”

 

“此时?”

 

“对!”薛铭御看着汪樆:“汪少卿自然也想把赵尚书交代的事情办妥吧。你想办妥此事,就把赵尚书请过来。就现在。我等着。”

 

“既然如此,”汪樆也不多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