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七十七章 一双琉璃盏

邹嵘和薛元诏都是常服在身,一路没有引起翊卫军的注意,还算顺利地到达了长兴宫。

 

在到达长兴宫之前,薛元诏先扔掉了手里的长刀。

 

二人来到长兴门前,下了马。见长兴门前站满了手举火把的全副武装的翊卫军。

 

再走近,邹嵘看见翊卫大将军魏通也在。

 

魏通同样看见了邹嵘。太子竟然过来了,魏通有些惊讶。

 

东宫卫异动,太子却不带一兵一卒出现在了宫门前。

 

“殿下。”魏通迎到邹嵘行礼。

 

“将军为何在此?此处为何如此多的翊卫军?”邹嵘问他。

 

“殿下,我奉陛下之命,带翊卫军拱卫皇宫。”

 

“拱卫皇宫?陛下为何要你们拱卫皇宫?”

 

“因今夜……东宫卫异动……”魏通一老一实地回答。

 

邹嵘同身后的薛元诏对视一眼。二人都想到了丁疏琰的诬告是多么恶劣,此时过来向皇帝澄清是多么必要。

 

但薛元诏此时心里还有一丝自责。他觉得自己为了寻找顾琎之和王氏,一时心急,想都没想就请邹嵘派出所有的东宫卫,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影响,还给了丁疏琰诬告的理由。

 

“魏将军,我来正为此事。我要进宫见陛下。东宫卫出动只是为了寻找一双琉璃盏。那是陛下赏赐之物。我要如实禀告陛下,免生误会。”

 

魏通听了,心想太子过来不带一兵一卒,只带了一个随从,不像是撒谎的作为。

 

“殿下是一个人进宫还是两个人进宫?”魏通看一眼邹嵘身后的薛元诏。

 

“就我一人。”

 

魏通陷入思索,心想要不要放邹嵘进宫。

 

储副要见皇帝,而且正是为了告诉皇帝实情,自己似乎没有道理阻拦。

 

但此时自己的职责是拱卫皇宫,擅自放人进宫,即便他是储副,又是否得当?

 

宫门开闭自有规制。想了想,他决定自己莫要做主太子进与不进,让宫门原本的守卫做决定。

 

自己接到的命令只是拱卫皇宫,放人进宫与否,那是门卫的事。如此自己既履了职,也不得罪太子。

 

魏通便问到门卫:“殿下此时要进宫见陛下,可开宫门?”

 

依规制,夜幕既降,宫门即闭,任何人也不放入宫中。确有急事,先由内侍省通禀。宰相也好,太子也罢,概不例外。

 

宫门守卫只得先向内侍省通报。

 

薛元诏见状,恐耽误时间,直接告诉门卫:“太子殿下见陛下,十万火急!等不及通报!”

 

守卫犯了难。规制要遵守,未来的皇帝更得罪不起。

 

薛元诏提高了声调:“事情急重,勿要拘泥!耽误了,谁来担责?!”

 

守卫们仍旧犹豫不决。

 

薛元诏挥臂大喊:“殿下只身去见陛下!你等何疑?!速放进!!如果出了问题,责任全部由我承担!!我是东宫的薛元诏!!”

 

守卫们明白太子得罪不起,现在又有人给了台阶,便不迟疑了,将邹嵘放入皇宫。

 

薛元诏留在宫门外等候。

 

……

 

邹嵘进了宫,由内侍省引着见到了邹颙。

 

邹颙没有再睡下,一直在等待丁疏琰的回报。

 

但没想到邹嵘来了。只有一个人。也好。正好。

 

“东宫卫为什么上街?”邹颙见面就质问道。

 

邹嵘赶紧把薛元诏想出来的借口给邹颙说了一遍。

 

“就为找一双琉璃盏?!”邹颙听了,感到难以置信。

 

“是的。因为那是陛下赏赐之物,臣不敢怠慢,一时心急,所以才……”

 

“这可是长兴府!”邹颙横下眉目:“你把所有的东宫卫都派上街了?!你怎么如此不知轻重?!哪里有个储君的样子??!!”

 

邹嵘“扑通”一声跪下地:“臣是想到那可是陛下赏赐,一时心急,失了分寸,才做出这等荒唐事。臣,请陛下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