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九十五章 故人相见

第二日。四月二十三。

 

动身之际,薛元诏临时决定:先南下去惫州看望祁尚卿,再北上邤县报到。他让窦荆夫妇、刘湶夫妇直接去邤县,自己单独后到。

 

他去街面上另租了一辆马车,载上行李,南下千里以外的惫州。

 

惫州,他不觉得有任何的陌生,相反更像是许久未回的故地。那里有他许久未见的故人。

 

……

 

二十日后。

 

薛元诏坐着他租的马车进入了惫州辖内。

 

惫州所以成为朝廷官员的流放地,第一次来到的薛元诏就有了答案。

 

放眼路上所见,行人多以粗布覆身,车辆多以矮驴牵引,惫州穷苦,可见一斑。

 

薛元诏让驾驶马车的老孟一路询问路人直接驶向穫县的县城。

 

他等不及要见他的祁伯了。

 

……

 

老孟一路问人,驶过了无数的颠簸,终于到了穫县的县城。

 

进了城,他按照薛元诏提前告诉他的祁尚卿的住址前往。

 

“南二坊怎么去?”他一边驾车一边问路。

 

穫县城里没有砖石道,尽是泥路,来往人车带起的尘土乱扬,呛得他咳嚏连连。

 

……

 

穫县的县城不大,尽管老孟走走停停,还是没用多少时间就到了南二坊。薛元诏让他寻找院门有“三草居”三个字的宅子,找到了就停车。

 

……

 

老孟几乎在南二坊里转了个遍,终于在一处宅子前停了下来。宅子的院门上挂了一个不大的木牌,木牌上写着“三草居”三个字。

 

薛元诏感觉车停了,立即下车。

 

一圈矮墙围住三间草屋的一个小宅院映入了他的眼帘。透过宅子的矮院墙,可以看见小院里搭了一个葡萄藤架,有两个人正在架子下忙碌。

 

他仔细一看,忙碌的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祁伯父和祁伯母!

 

他想高呼一声,但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他驻足墙外,看着祁尚卿和郑昔忙碌。

 

二人是在给葡萄藤摘芽。祁尚卿掐芽,郑昔用竹篮子接住。

 

……

 

薛元诏站在院墙外看了许久,一直看到祁尚卿和郑昔忙碌完。

 

郑昔进了屋子,祁尚卿走到葡萄藤架一旁的木凳上坐下,闭目休憩。

 

薛元诏移步,推开没有闩上的院门,走进院中。

 

“祁伯。”他轻轻喊一声。

 

祁尚卿听到了声音,猛地睁开眼睛。

 

他挂念的薛元诏此时就站在他的面前。

 

“元……元诏??!!”他错愕得,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怎么来了??!!”他站起身,上下打量近两年未见的薛元诏。

 

“我特意来看看祁伯。”薛元诏笑着回答。

 

“你怎么想到来惫州了??”祁尚卿惊讶中又带了欢喜。

 

“太子殿下让我去冉州的邤县任县令。我从长兴府出发时,想着先来惫州看看祁伯,再北上冉州。”

 

“你……你这是何必呢!!你来这一趟惫州,要多走一倍的路程不止吧?!舟车劳顿,何苦如此呢?!”祁尚卿又有些心疼。

 

“快两年没有见到祁伯了,侄儿理应来这一趟。”

 

“你怕我在惫州活不下去了??”祁尚卿打趣说道。

 

“惫州穷苦……侄儿过来的路上已经有所感触。”

 

“不穷不苦又怎成得了我的流放地呢?”祁尚卿自嘲道。“你们是刚到的吗?”他看见了停在院墙外的马车以及马车上的老孟。

 

“是的。”

 

“快让马车进来。”他告诉薛元诏:“我再进屋取两个木凳子。屋子小,我们坐院子里休息。”

 

薛元诏走到院门,招呼老孟把马车停进院子来。老孟启动马车。

 

只是让老孟没料到的是,院门太窄,马车进了一半卡住了。

 

薛元诏见状,忍不住要发笑。

 

他只得让老孟将马车退出去,就停在外面,人进院子歇息。

 

此时时间已近中午,祁尚卿特意到厨房,提醒忙碌午餐的郑昔:“别忘了加菜。”

 

郑昔把他往外“撵”:“还用你说?!快去院子里陪元诏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