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一百一十章 册子

薛元诏中午就去了马监找到陈郋。

 

听到有六十几户人的草料被盗割了,陈郋也是震惊不已。出现了几十户被盗割的情况,意味着偷草之风已开始蔓延。如果不加制止,下次被盗割的就是几百户、几千户,到最后就变成相互盗割,直至彻底无法收场。

 

但要制止,却又无从下手。

 

谁是盗割者,依旧查不出来。种户交付草料之时多出一两百斤,根本辨不出是偷来的还是地里多产出来的。

 

那此时这六十余户的事情又如何处置?

 

是否也像上次对待老张家一样,由马监承担这六十余户的损失?

 

此时的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马监承担了这六十余户的损失,那今后几百户、几千户被偷了,损失也由马监承担吗??

 

并且此时再由马监承担损失,实际是在鼓励盗割行为。因为出现了盗割,损失有马监兜底。如此甚至还会引出自种自盗。

 

这等于是宣告了邤县自产草料的失败。

 

薛元诏和陈郋费心三年得来的不易局面,面临崩坏的境地。

 

……

 

从马监出来之后,薛元诏又想到了一件当务之急事。

 

他回到县令署,派出所有人,逐户提醒种户尽快收割草料,白天收不完的,晚上也得派人守夜。

 

因为眼下还得及时止损。

 

否则经过一个晚上又会冒出几十上百的盗割。

 

……

 

但是被盗割的六十余种户却不为所动。他们担心将剩下的草料收割了,原来被盗割的情况就说不清楚了。谁也分不出哪些是被盗割的、究竟有没有被盗割。

 

六十余种户每日上午到县令署诉情,请求破案。

 

下午到马监,让马监表个态度。

 

八月酷暑,天干人躁。事情不能久拖。

 

薛元诏再次找到了陈郋,告诉陈郋先把这些种户的情绪平抚了。

 

“如何平抚?”陈郋问他。

 

薛元诏:“办法只有一个。”

 

陈郋:“什么办法?”

 

薛元诏:“这六十余种户的损失,马监替他们承担了。”

 

陈郋:“县令,这……”

 

薛元诏:“我思来想去,要平抚这些种户的情绪,只有这一个办法。”

 

陈郋:“但是这样做,那以后再出现盗割又怎么办?如果一直让马监承担损失,种草料这件事情怕就要黄了。”

 

薛元诏:“我知道。所以今日过后,我保证绝不会让盗割再发生!这是马监最后一次替种户承担损失!”

 

陈郋:“县令如何保证呢?”

 

薛元诏:“我会彻底解决盗割的问题!在下一次收料之前!眼下我们先把面前的问题解决了!”

 

陈郋见薛元诏都如此表态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得再答应一次。

 

“那这次还是马监来承担损失吧。”

 

“感谢!”

 

“但这是最后一次了,县令。”

 

“我保证!”

 

……

 

陈郋没有食言,答应了薛元诏之后,当天下午就向六十余种户承诺:马监会承担所有人的损失。草料的钱,马监按照足亩支付。

 

问题再次暂时得到了解决。

 

陈郋等不及想看看薛元诏的办法究竟是什么。毕竟距离下一次收料,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

 

……

 

薛元诏从马监回来后一刻也没闲。第二天,他将署里六品以下的全部派了出去,将每家种户的亩数再核一遍。

 

这件事用了县令署半个月的时间。

 

此事过后又七天,他再一次找到了陈郋。

 

……

 

“办法已经有了。”薛元诏告诉陈郋。

 

“愿闻其详!”

 

“之所以会出现盗割的情况,是有人想偷了别人的草料添到自己的草料里。”薛元诏告诉陈郋。

 

“我知道。”

 

薛元诏:“那假设,偷草料的这户人,他的草料都由别人替他收割并运到马监,他还有机会往里面添加偷来的草料了吗?”

 

陈郋挠头:“好像不能了。”

 

薛元诏:“所以我的办法是,等到收割草料的时候,种户与种户之间,交换收割草料。如此,定不会再出现盗割的情况。”

 

陈郋:“县令,再说仔细一点。”

 

薛元诏:“好比两家人,张三李四,等到收割草料的时候,张三去李四地里替李四收割草料并运到马监,马监把钱直接付给李四,李四去张三地里替张三收割草料并运到马监,马监把钱直接付给张三。监令试想,这样安排,不管张三李四,还能往自家的草料里添加草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