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荐

八月初十,成为刺史后第五天,薛元诏回到了邤县。

 

他先到马监找到了陈郋。

 

消息传得很快,陈郋都知道他升任冉州刺史了。一见他回来了,连连道贺。还要带他去见衡马和兆马配生下来的第三批马驹。

 

薛元诏把这件事先放一边,直接问陈郋草料的事情,问他对于草料提价的态度。

 

薛元诏面前,陈郋也不拐弯抹角,有话直说:“马监也很为难,眼下这个情况也是之前没有想到的。马监如果把料草的收价提高到每亩一千六百文,那跟之前从外地购买草料还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把料草的收价提高到每亩一千八百文,那马监就可以关门了。

 

薛元诏问道:“那如果明年这些种户都不种植草料了,你打算怎么办?”

 

陈郋:“那就只有继续从外地购买了。”

 

薛元诏也释怀了:“如果购买草料的花费一样了,从外地购买还是在本地购买,确实没有任何区别了。之前我想让邤县自产草料,既为马监省了钱,也让种户赚了钱。但现在你我都看见了,这件事情上,没有两全其美之法。当初是我疏忽了,没有想到今日的局面。粮食的产出减少了,价格必定上涨,是我疏忽了。我忽略了事情原本的定律。”

 

陈郋见状,忙劝慰道:“你也莫过自责。已经没有人比你做得更好了。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都考虑到,更何况还是后面发生的事情。料草种植就算最后失败了,错也不在你。”

 

薛元诏却说道:“我并非自责。我只是又懂得了一个道理,万事万物自有规律,非人力可控,应顺势而为。”

 

陈郋:“那你的考虑是?”

 

薛元诏:“粮食价格上升了,再继续种植草料,必然会损害马监或者种户其中一方的利益。马监做好准备吧,明年继续从外地购买草料,让事情回到以前。”

 

陈郋有些不太相信:“在邤县种植草料,那是你费了多少心力才促成的啊,现在说放弃就放弃了?”

 

薛元诏很坦然:“不是放弃,只是让事情回到原本。”

 

陈郋叹一口气:“你都这样想,那我还能说什么呢?马监还能说什么呢?”

 

薛元诏笑道:“明年又从头开始吧。”

 

陈郋却笑不出来:“只是明年又从外地购买草料,开销实在太大……”

 

薛元诏:“我已经想好了,邤县马监养着全国最多的马匹,担着最重的担子,理应多助。我回去就给太子殿下写封信,请太子殿下给兵部或者太仆寺说一声,让太仆寺增加邤县马监的拨款。”

 

陈郋一听,喜不自胜:“如此甚好!”

 

薛元诏自嘲道:“如果一开始就用这个办法,也就不用折腾了。”

 

陈郋笑道:“你自己说的,折腾这么一回,明白了一个道理。”

 

“是是。”

 

……

 

薛元诏见了陈郋,又到邤县县令署见了刘郢、刘湶,告诉了两人他的决定。

 

种植草料的事情,就此弃置。

 

两人见薛元诏自己都放下了,也不便再说什么。

 

说完了要说的,薛元诏回到了冉州。

 

……

 

尽管薛元诏放弃了种植草料,但有一事,他仍耿耿在怀。

 

刘湶几天前告诉他,草料要被弃种的时候,县令刘郢的态度却是放由不管、听之任之。

 

这说明刘郢把他之前的托付当成了耳旁风,或是在故意糊弄。

 

一个前后不一的人,不是他能托付的人。

 

他现在是冉州的刺史了,需要表里如一的下属。

 

他决定换人。

 

他提笔给太子邹嵘写了封信。

 

……

 

永熙府。

 

东宫。

 

八月十五。

 

朝会。

 

这是定国以“武兴”纪年以来第一次在东宫开朝会。这是太子邹嵘第一次主持朝会。

 

十天前,八月初五,皇帝邹颙下诏,让皇太子邹嵘监国,全权处置政事。

 

原因无他,只因邹颙的身体现在已经十分虚弱,实在是无力处置政事了。在八月十五这次朝会之前,定国的朝会已经停了半年了。

 

第一次由邹嵘主持的朝会,众臣与储君的讨论并不多,小半个时辰就结束了。众臣更多是适应一下在东宫举行的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