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朝

邹嵘头一天看到了薛元诏安排从邤县给他运过来的马,第二天就看到了薛元诏从冉州给他写来的奏疏。

他将奏疏仔细看了,十分认同薛元诏的提议,决定就按照薛元诏的提议来办,事情一件都不改。

他上午看了奏疏,下午就把户部尚书召进了永熙宫,安排户部立即行动,备齐钱两,尽早出发,为国购马。

他也吩咐了尚书台,让尚书台派承宣郎到冉州,告诉薛元诏已经采纳了他的提议。

五月下旬,户部的两位侍郎各自领一队人,带上钱出发了。一队向西去兆国,购买一万匹四岁的兆国公马;一位向南先到州港,再乘船向西去衡国,购买一万匹四岁的衡国母马。

后面的事情就是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了。皇帝邹嵘觉得是时候把薛元诏调回永熙府了。

八月上旬。

一封从永熙府来的诏书到了冉州刺史署。

诏书是给刺史薛元诏的。诏书里,皇帝邹嵘将他升为从三品兵部侍郎,让他尽早回朝。

薛元诏打算不等新的刺史到任了,几天后就动身回朝。

但是在动身之前,他要回一趟邤县。

第二日。

薛元诏在上午辰时就到了邤县马监,找到了陈郋。

陈郋这几日比较悠闲。按照太仆寺给邤县马监的指令,他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把马监的所有七千余马全部转走了,只等新买的衡国马、兆国马抵达。

薛元诏见到他,告诉他自己马上就要回永熙府了。

陈郋听了薛元诏的消息,却丝毫不觉得惊讶和意外,告诉薛元诏:“其实我都想到了。”

“你怎么就想到了?”薛元诏感到好奇。

陈郋慢慢说来:“国家培育良马,前面的事情都做完了,现在就是等待两万匹马到达。后面的事情就都是按部就班的了。你在冉州,或者说邤县的差使已经完成了,陛下自然也要把你召回去了。”

“郋哥猜对了。”薛元诏突然来了兴致:“那你再猜一下,陛下把我安置在了哪里?”

陈郋想了想,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陛下应该是让你去兵部吧。”

薛元诏拱手笑道:“佩服!佩服!”

陈郋:“陛下应该是要你在兵部摄领全国的马政。”

薛元诏:“这个,诏书里面没说。但是我想的跟你一样。”

陈郋:“其实有件事情我一直很纳闷。我一直想问问你。现在你就要回去了,我还是开口问问吧。”

薛元诏:“什么事情?”

陈郋:“朝廷要从衡国和兆国购买一共两万匹马,为什么分给邤县一个马监就是七千匹?整个定国可是有十座马监呢!为什么邤县一个马监就分到了十之三、四?元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薛元诏笑道:“也许是因为邤县马监第一个培育出了良马,朝廷觉得邤县马监有了经验,所以才把十之三、四的马分到邤县马监繁育。”

陈郋却摇头:“不,我认为不是这个原因。邤县马监一家就分到十之三、四,这本就很不寻常,我觉得是有其他的原因。”

薛元诏:“那你觉得是因为什么原因?”

陈郋看着他:“该不会是你向朝廷提议的吧?”

薛元诏听了大笑,不置对否。

陈郋见状,心里有了答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很奇怪。

薛元诏回道:“我就是觉得邤县马监已经有了培育良马的经验,自然得往这里多分一些。另外就是我对你的绝对的信任呢。”

陈郋苦笑:“你这可是往我的肩膀上多加了几倍的担子啊!”

薛元诏安慰他:“你忘了今后我在兵部了?我在兵部,你邤县马监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我会给你最大的支持。你只管把马育好、养好,遇到任何困难都有我给你解决!”

陈郋又苦笑:“你既然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薛元诏:“这次我虽然回永熙府了,但是今后一定还会再来你的马监的。我们下次再见!”

陈郋:“我就等着薛侍郎回来了!”

薛元诏见了陈郋之后,又来到县令署,找到了刘湶和窦荆。

“陛下已经召我回永熙府了。”刘湶的书房里,薛元诏告诉刘湶和窦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