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星海宇航豪华团队

第446章 星海宇航豪华团队

 

燕都。

 

经济开发区。

 

这是1994年,经内阁批准,成立燕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达到59.6平方公里。

 

未来,这个面积会增加到225平方公里。

 

目前这60平方公里内,有近10家民营火箭研发企业。

 

其中,不少公司已经进行自己的火箭发射!!

 

这些公司大多成立于2015年前后,那时候国家开放航空航天相关产业,而且大力扶持。

 

可惜……依旧只有少部分人敢涉足相关行业。

 

轨迹空间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轨迹空间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在今年6月进行自己的火箭发射测试……失败了!

 

这家公司到现在进行了4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

 

前景或许是有!

 

未来也‘可能’发展得很好!

 

可惜……能坚持下去的投资者不多。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盈利问题。

 

航天航空领域,技术是最核心的东西。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只关心技术层面的东西,如果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商业因素,最终大概率是走不远的。

 

哪怕前期能融资烧钱发展……可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必然走不长久。

 

无论是烧钱烧不起……还是因为过度融资、创始人管队手里的股份被稀释、话语权丢失。

 

又或者技术和商业方面的矛盾。

 

公司都走不长久。

 

轨迹空间科技公司就是如此!

 

过于注重技术层面的东西,忽略了商业方面的发展。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大环境如此!

 

目前,市面上只有spacex有一定的利润,有充足的订单。马斯克的spacex能成,那是因为米帝自己不生产火箭,只当金主爸爸,火箭的研发、制造、发射等等,都是外包出去的。

 

谁的价格便宜、实惠,就选谁!

 

波音洛马uLA的火箭,数亿美元的价格,让nAsA都感觉烧不起这个钱。

 

spacex却只要几千万美刀!

 

nAsA选谁?

 

毋庸置疑:spacex成本更低,自然拿到nAsA的订单。

 

这可是米帝官方的订单!

 

其次,spacex没有太多限制,不受itar协议限制,可以承接任意国家的发射订单。

 

技术好、成本低、没有太多限制,市场容量庞大,竞争又小。

 

只要保证基本的利润维持公司不断发展,spacex能过得比较舒服,能快速发展!

 

可夏国这边的航天公司不行!

 

航天旗下两大集团,拥有国家资金扶持,各方面技术成熟,这可是国家大力发展,技术是属于世界顶尖水准。

 

技术高、足够稳定、国家扶持、科工局和兵部的发射任务肯定是给他们。

 

因此,航天集团的火箭报价,做到跟spacex竞争。

 

性价比高。

 

民营航空公司呢?

 

想分一杯羹?

 

太难了!

 

首先要把技术提升上来,和航天集团做对比,足够强大和稳定,才能进入官方的视线!

 

这只是进入视线!

 

最终,报价还要低!

 

航天集团有国家资金扶持,怎么去做价格竞争?

 

除非开黑科技,把技术提升上去,碾压航天集团,甚至全球其他航空公司,靠着先进技术把成本压下去?

 

可能吗?

 

民营企业要做到这两点太难。

 

就算技术基本成熟、足够稳定,压低成本拿订单……也没办法盈利,没有办法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只能烧钱!

 

何况,还有itar协议的限制。

 

itar协议限制:但凡涉及米帝零件或相关联盟的产品,都不能由夏国火箭发射。

 

种种原因,直接导致夏国民营航空公司要发展起来太难,不可能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