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出兵之前(第2页)

郭嘉问道。

“当然是真的,这有何问题吗?”

曹操看到郭嘉愿意说点什么,马上投去热烈的眼神。

要知道,郭嘉愿意主动开口,可是件很难得的事情,哪怕是荀彧和戏忠他们,此时都期待地看向郭嘉,想知道能有什么见解。

“如果是真的,我建议使君对外宣称,只诛罪魁祸首的陶谦,善待所有百姓,对百姓秋毫不犯,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最好还能做到保护百姓,维护百姓的利益。”

郭嘉说道。

曹操听完了,先是陷入沉思。

按照他的想法,一旦打仗了,哪管百姓的死活,他能控制的,只是尽量地限制士兵,让部下的人不去胡乱抢掠百姓。

只诛首恶,是应该的。

但要做到像郭嘉说的那样好,难度相对而言比较大。

“使君!”

荀彧马上说道:“我认为,奉孝言之有理,他这样做,是帮你得到民心。”

“民心?”

曹操眼前一亮。

没错,就是民心。

民心还是一个,看不到摸不着,却又很重要的东西。

得到了民心,就是得到徐州,能让整个徐州的百姓,无论士族、寒门还是黎庶,心甘情愿地归顺,从而再也不管陶谦如何。

只要这个措施一出,不需要打到下邳,说不定徐州范围内的百姓,已经不想再为陶谦作战。

战到底,是死。

归顺曹操,不仅不用死,还能得到曹操善待,岂不是更好?

百姓们可不会真的忠于哪个老板,只要有人能让他们过得好,衣食无忧,他们就想跟谁混,这是个不变的道理。

“多谢奉孝的指点!”

曹操瞬间想到了那么多,在马背上对着郭嘉,微微作揖一礼。

要知道这个得到民心的方法,在乱世里面很容易被忽略,却又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现在能当诸侯的人,部分是世家大族出来的,最差也是寒门,其实寒门就是没落的世家大族,和农民没有半点关系,这个群体的人自以为高高在上,确实很容易忽略民心。

“奉孝一句话,说到了重点上!”

荀攸佩服道。

郭嘉只好给曹操回了一礼。

“奉孝还有其他,想说的吗?”

曹操再追问道。

难得郭嘉这一次不装了,愿意给点什么建议,他必须趁此机会追问下去,错过了这一次,不知道要何时才能等到。

郭嘉一不小心,说的多了。

对于给出建议方面,暂时打住,到此为止,不能再说下去。

说了那么多,已经是做了一个,违背自己良心的决定。

“我还想主公,帮我找一个家族,或者找一个人。”

郭嘉说道。

“是谁?”

曹操听说要找人,马上认真起来。

再想到之前的二乔,还没帮郭嘉办妥,就要出征了,不由得感到无奈,打完仗回来,就算乔正不同意,就算去抢,也要帮郭嘉把二乔抢回来。

以表示,他对郭嘉的重视。

“琅琊,诸葛家。”

郭嘉不打算出征,找诸葛亮这件事,只能让曹操他们去办。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