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京生 作品

第一百零三章 一听一个不吱声

“哥,最近有没有人找你要给你做媒啊?”俞红豆趴在俞松背上,小声的贴着哥哥的耳朵问他。

那陈娇娘的姨妈都着急的亲自上门提亲了,这两天就真的干等着回信儿?

还有那陈娇娘,若真是如她所想的另有目的,肯定也不会坐等被拒吧?

“一直都有,不过被老师和师兄拦了。”俞松转变身份这个事儿在县城的某些人眼里可不是秘密。

有些想投机,也有些想拉拢的,还有些想借着他攀上谭家这颗大树的,而这些手段最牢固最常用的便是联姻。

“哥你得小心啊,万一有那种落水的,被流氓调戏的,还有邀请你赴宴的都不要理,不然被讹上就惨了。”俞红豆拿她能想到的古代宅斗文中常见的手段警告她哥。

“好,知道了,小管家婆。”俞松痛快的答应妹妹。

没说最近他被老师拘在县衙,连大门都不让出的事儿。

一行人到了北城门,钱一钱二自动自发的去找车了,为了省钱,他们没把车寄存,而是来的时候单叫了一个半大的小子过来看车。

“你们今晚都回去吧,我跟三妹和二伯他们一起走就行。”

“回去加紧赶工两个玩具盘,拼图排在后。让段园这两天勤往城里跑着点,看看铺子的修葺进度,等我回去看看开张的日子。”

俞红豆对段庄头和段园如此交代,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准儿。

刚才跟谭白鹿和尚师闲聊的时候,便听他们说了,殿试即将结束,很快便会进入学子返乡的热潮。

安北县跟前这条河虽然不是从京城出来的正道,却是一条比较快捷的小路。

为了赶时间,走水路的人自然不会少,到时候少不得要多派人巡逻一番,免得闹了事再来个直达天听。

能进京赶考得先是个举人老爷,做了举人老爷便是再穷,也有人送钱,所以这波富贵的流量,俞红豆决定狠狠的拿捏一下。

段庄头不放心,想让段园跟回去,明儿再回城,不过见俞松了点了头,便应了,带着段园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他们刚走,俞二郎一家背着大包小裹的回来了。

“红豆!这城里可真热闹啊!我给你说……”胡桃兴奋的双颊通红,奔过来拉着小堂妹的手就开始叽叽咕咕。

“二伯,二伯母,那边老杨头的烧麦卖的好,咱们就近去尝一尝吧?”俞松把背上的妹妹放下来,指了指城门更往北边的一个摊位。

“侯兄的摊子也在那附近。”俞松对着二伯二伯母使眼色。

侯兄,就是那位很可能成为他们二姐夫的人,名叫侯慕林。

俞二郎和孙氏为的就是这个来的,欣然同意侄子的建议,一行人拎着东西就到了挂着“烧麦”二字的摊位。

摊主是个看上去跟俞老爷子年岁差不多的老人家,带着的应该是儿子和儿媳。

烧麦确实做的好,薄皮如纸,羊肉馅饱满多汁,把俞红豆吃得满嘴是油,一边吃,一边还得给钱三妹往碗里倒,不然这丫头都不敢动筷子。

俞二郎和俞栗都是沉默寡言的人,胡桃在外面顾忌面子,不敢吱声,只能孙氏出来社交了。

她跟俞松说了几句话,眼神就不自觉的往侄子的右后方瞥,几次之后,上来送烧卖的摊主儿媳看出来,再看桌上门头吃饭的大姑娘,瞬间心如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