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风云 作品

第287章 苏秦的计划,岳飞的本事

苏秦作为一个纵横家当然对中原甚至天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袁绍可不知道孙氏家族是何许人也。所以他对苏秦说道:“苏相国啊,这孙氏家族是哪里人士啊。”

“回大王,这孙氏家族本来是卫国的贵族,但是被秦王嬴政流放到岭南地区,美其名曰:帮国家稳固边防,随后他们的祖先与当地土着结合,才有了如今的孙氏家族,而他们为了恢复祖先的辉煌,一直向着逐鹿中原,但是他们的后方有南方蛮族的骚扰,他们一直在与南蛮作战,没有来到中原,因此不被中原人所熟知。”苏秦向袁绍解释道。

“依相国所言,这些国家都在秦国之南,即使秦国不敢南下,但他们要是向北发展,依旧能够强大国力,先生为什么不与北方的匈奴人结盟呢。”袁绍想的是全局,而且他还想着让秦国无法壮大国力。

“回大王,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北方匈奴人一心为了南下中原掳掠百姓,现在有秦国帮助我中原各国阻挡匈奴人,这也是损耗秦国国力的举措,另外匈奴人曾经被蒙恬杀得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所以不用我说,他们也会与秦国不死不休,另外,要是匈奴人内部也铁板一块的话,秦国人要是把所有的士兵都拉到南方来,我们这些国家就算是集合到一起也不一定能够挡住秦军。但要是有匈奴人帮我们牵制秦国人,那我们可就有时间发展自己了。”苏秦说道,袁绍听完之后,对苏秦说道:“想过啊,我给你一千士兵,让他们保护你,游说各国,本王希望你能够恢复先祖的荣光,佩六国相印。”

“在下遵旨,但是我却不需要这一千士兵,在下只要十来个人就行了。首先,在下游说各国一定是走官道,不会有什么土匪来劫持自己,到了其他国家,我要见的是那些国家的君主,他们要是真的想杀我,就算是一万士兵也救不下我。所以我只需要十来个人就行了。”苏秦拒绝了袁绍的好意。

“好,就依相国之言。相国在南阳休息一天吧,明天再去吧。”袁绍也知道这些文人都有自己的傲骨,所以他也没有求,但是他让苏秦在南阳休息一天再走。

苏秦告辞之后,袁绍对着身后的屏风说道:“出来吧。”原来袁绍在知道有人来找他之后,就派人请来了许攸,袁绍让许攸躲在屏风后面。听听这个苏秦有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而经过这一次交谈,袁绍知道苏秦有一定的才能,但是以他的本事,他不知道苏秦能不能完成他的愿望,所以他让许攸出来之后,问了问他苏秦到底能不能完成他的愿望。

许攸想了想说道:“大王啊,我认为苏相国的话倒是可行,但是他的祖先能让曾经的秦国十五年不敢踏出函谷关一步已经是极限了,但是现在,我看来三年之内秦国对我等南方诸国倒是处于守势,但是三年之后,我南方诸国的国力要是无法得到快速的发展,等到秦国把北方的匈奴人打跑,甚至是全部剿灭的时候,我南方诸国也难逃被灭国的命运。”许攸虽然在智力和政治上比不上苏秦,但是他已经在这个世界呆的时间很长了,所以他对局势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

袁绍听到许攸这话之后,无疑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他立刻问道:“那应该怎么办。”

“第一,每个国家都要放弃自己的隔膜,必须要以秦国为敌人,但这是很困难的,每个国君都不想放弃自己的土地,这就需要苏相国的努力,第二,每个国家都要发展自己,最好是能够发展到能够独立与秦军掰手腕的地步,到那时,我等联合战胜秦国。第三,我们要寄希望于北方的匈奴人能够尽可能长时间的拖住秦国人。让他们无力来管我等南方诸国,只要如此才能以静制动,以拖待变。”许攸已经说了自己的见解,袁绍立刻下令,所有人必须效仿其他国家先进的水利等技术,发展自己。

就在苏秦游说诸国的时候,岳飞和狄青已经带着手下的士兵合并到了一处,准备对荥阳发动攻势。而岳飞已经找到了狄青,向他表达了陈平的计策,而狄青肯定是不同意这一计策,因为他也不想让扶苏身处险境,而且还要强行受伤,这肯定是不可以,所以狄青来找扶苏,希望扶苏能够放弃陈平的计策,但是扶苏心意已决,他肯定不会放弃这一计策的,他让狄青不要多说了,随后他让他把指挥权交给了岳飞,岳飞的军令就算是自己也要服从。

狄青见此,也不再说什么了,他对扶苏把岳飞扶正为第一指挥官的举动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岳飞有个假节钺,而且他也想看看,岳飞的能力到底如何,要是他没什么本事,那就不怪自己不服从指挥了。

岳飞得到了扶苏的授权之后,立刻升帐,把所有的将军都叫了个过来,岳飞下令道:“梁红玉将军,请你在后方坐镇,本将军听说你的击鼓之术冠绝全军,我倒是想感觉将军的鼓声到底如何振奋一心,文鸯将军,你要准备好医匠。等到陛下受伤之后,你一定要第一时间把陛下护送到军营里,不要让陛下收到不必要的伤害。让医匠为陛下诊治。”

“末将遵旨。”因为文鸯是御林军统领,所以岳飞不会让文鸯真正上战场,而梁红玉是扶苏未过门的娘娘,岳飞当然不能让她受到伤害,而且岳飞也知道梁红玉的鼓声能够让士兵们热血沸腾。所以梁红玉在后方肯定是最合适的安排。

苏秦作为一个纵横家当然对中原甚至天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袁绍可不知道孙氏家族是何许人也。所以他对苏秦说道:“苏相国啊,这孙氏家族是哪里人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