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卖


                 “姨,您尝尝。”

  夏幼之舀了两片肉放到塑料碗里,递给了大姐。

  “这可使不得。”大姐连忙摆摆手,“这肉你们可是要卖钱的,咋能给我吃呢?”

  现在肉多金贵呀!

  就算住镇上,那也只能隔三差五吃点。

  “没关系,您要是觉得好吃了,就推荐亲戚朋友来买。”夏幼之笑着说。

  “是啊,尝尝吧。”夏母接上话。

  虽然她也心疼这个肉,但自己闺女话都说出去了。

  “那我尝尝。”

  大姐看见实在推脱不了,就笑呵呵的接过碗。

  看到碗里两块大肉,心里暗叹夏幼之的大方。

  “姨要块小的就行,尝尝味儿。”

  说着,大姐便把那两块肉倒回锅里。

  夏幼之只能挑了块小的,淋上点卤汁。

  卖菜的大姐咽了咽口水,就着卤汁把肉倒进嘴里。

  呀!

  这猪肘肉……

  怎么这么好吃!

  肥而不腻,吃起来软,却又带了一点嚼劲。

  看着卖菜的大姐陶醉的表情,夏幼之笑了。

  “丫头,你们家这肉真是比我在市里吃的都要好,卖四块钱,可真的是一点不贵。”大姐夸道。

  嘴里的猪肘肉怎么都舍不得吞下。

  “姨,你刚也听我妈讲了,这是用我们家祖传秘方做的,我敢说,整个海州市就此一家。”夏幼之自信地说道。

  这是出来前,夏幼之跟夏母商量好的说辞。

  当初夏母也问过她,怎么懂得做这些卤味。

  夏幼之也只是敷衍地编了个理由,说是从书上看到的。

  夏母就没有疑问了。

  毕竟在她心里,夏幼之聪明能干,成绩又好,这卤肉做法从书上发现也正常。

  但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母女俩就商量了这个说法。

  现在交通不便利,经济也不发达,南方菜式还没传到这儿来。

  夏幼之也知道自己钻了个空子。

  再过几年就不好说了。

  不过到时候,她也能有其他的赚钱方法。

  说话间,陆陆续续有人骑车来城东买菜。

  一个穿着打扮都比较时髦的大姐闻到香味,停下自行车。

  “这咋这么香呀。”大姐笑问。

  当她看到那锅卤肉时,十分惊讶,“这是什么呢?”

  夏幼之瞧着眼前保养得当,看着四十不到的大姐,笑呵呵的回答,“姐,这是我们家祖传的卤猪肘。”

  说着还拿勺子转了两下。

  猪肘在卤汁中旋转,看着甚是诱人。

  “这丫头嘴就是甜,我这岁数都能当你姨了。”

  时髦大姐嘴上虽这么说,但那满脸的笑容还是掩盖不住开心,“这猪肘怎么卖呢?”

  说话间,摊上又多了几个停下自行车的人。

  这香味实在诱人!

  “姐,今天我们第一天开始卖,价格不贵,四块钱一斤,买超过一斤,我们送二两肥肠。”夏幼之笑着说道,顺手就把肥肠那个锅掀开。

  “四块一斤?”一旁六十多岁的大爷惊讶,“这么贵呀?”

  “大爷,这哪贵呢?”夏幼之道,“您去菜市买个生猪肘,还得三块五一斤呢,就算讲了价,也还得三块钱,那猪肘还连着带骨呢,我这猪肘肉可是实打实的,去了骨的。

  您看看这卤汁,都是用了上好的牛骨熬制的,加了十八味香料,更别说其他调料。这还得在家熬制八个小时,又闷了一晚上。

  相当于一天一夜才做出来的,就这味道,这价格我都觉得亏了。”

  说完,众人听得愣住了。

  想想还真是,这带骨的猪肘还得三块一斤。

  这么算下来,价格确实还算公道。

  “大家可别听她瞎忽悠,你这卤味可是吸水了的,怎么能跟去骨的猪肘比呢,小丫头就是不学好。”

  一个比较壮实的身影从人群中走出。

  来人正是刚刚第一个来问价的大哥。

  他刚从市场买完菜出来,看到这摊位越发多人,便又跑过来凑热闹。

  没想到刚靠近,就听到这丫头说这话。

  “你瞎说什么呀,我闺女咋就不学好了。”

  夏母看着窃窃私语的人群,十分着急。

  肉买不成没关系,别坏了之之的名声。

  “人也没说错,确实比不得,这卤味能吸水,你家丫头这么对比,明显忽悠人。”人群中有人赞同道。

  “你!”夏母气急,想要反驳。

  “妈,你别急。”夏幼之低声安抚。

  说完,转头看向人群中出声的那人。

  “这位大叔说我忽悠人,那我倒是问问,您做过对比吗?”夏幼之冷冷地问。

  那人一噎,脸色明显不好看。

  “就算没有试过……”大哥见状,赶紧帮忙说道。

  “所以您这是猜想的吗?无凭无证,您靠想象就说我这卤肉吸水?”夏幼之嗤笑打断。

  “那你这也不值四块钱。”大哥倔强地坚持着。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怎么就不值得四块钱,咱们市最好的海州饭店,一道肉菜都要三四十块,人为什么卖怎么贵?”夏幼之自信说道,“那就是味道好,我这猪肘肉是祖传的,整个海州市都没有,我卖四块钱,不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