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特别的红包


                 张二秃子越想越惊心!

  脚步不自觉地加快。

  路过夏幼之家时,脚步顿了一下,随即又像脚生风似的,飞奔起来。

  “这是怎么了?”

  张二婶看到这一幕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怎么感觉从昨天开始自家男人这么奇怪?

  她赶紧加快脚步追上前。

  路过夏家时,恰好夏母推开家门。

  身后跟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夏幼之。

  夏母蒸好一些馒头,正打算给夏家爷奶送过去。

  “燕萍,新年好,这大早上的去哪呢?”夏母笑盈盈地打着招呼。

  张二婶的名字叫杜燕萍。

  “新年好,二婶。”夏幼之礼貌地打招呼。

  她头上裹着方巾,嘴巴也捂得严实,只露出了那双有些淡漠的眼。

  “新年好,翠莲,新年好,幼之。”张二婶笑着回答道,“前两天孩子他爸在后山做了陷阱。

  一大早就赶着去看看,幼之呀,婶儿现在身上没带红包,晚点再给你。”

  那圆脸溢满了真诚的笑容。

  往年夏家还没赚钱,她看着夏老三一家过得贫苦,孩子读书争气,她都会给孩子包点红包。

  “她都多大了,不用包红包,呵呵。”夏母边掩门,边客气地笑道。

  “还读书呢,哪里大,呵呵。”

  “呵呵,那有没有收获野味呢?”夏母笑着岔开话题。

  “害,别说了,什么也没捞到,不如你家男人厉害。”

  “……”

  几人的对话被走在前面的张二秃子听了去。

  他忍不住回头,看到夏家母女面色如常时,他神色更加怪异了。

  难道……自己想错了?

  可是深子就是从夏家后屋走出来的,那里可没有其他户人家。

  “张二叔这是怎么了?走这么快?”

  夏母诧异地看着前面步伐都要飞起来的人,忍不住惊讶道。

  “呵呵,不用理他,也不知道哪根筋有问题。”张二婶忍不住吐槽。

  “呵呵。”

  “……”

  小小的插曲,并没有让夏家母女多想。

  送完馒头后,夏母和夏幼之便往家走。

  因着除夕夜,大家都放鞭炮,因此村子到处都是红色鞭炮纸,让整个村庄看起来喜气洋洋。

  今天大年初一,村里人起得比往常早。

  一路上,夏幼之便收了不少红包。

  村里的红包没有像后世那么讲究,都是拿着红纸糊上去的。

  夏幼之知道里边的钱不多,但还是忍住嘴角上扬。

  看得出她此刻心情十分愉快!

  “就这么高兴呢?”

  一旁的夏母刚给一个小孩派完红包,便看到自家闺女开心的样子。

  夏幼之点点头,眼神带着一丝纯真。

  “妈,明年我是不是就不能拿红包了?”夏幼之问道。

  “这……”

  夏母没想到夏幼之会问出这个问题,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按理说,在牛角村像夏幼之这个年纪的姑娘,几乎都嫁人了,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但自己女儿成绩好,不一样。

  夏母目光温和,充满骄傲。

  “能拿,别人不给你,妈给你。”夏母笑道。

  “谢谢妈。”夏幼之心里有些甜。

  她觉得自己太幸运,还能有机会重活一世。

  “说到这个,你荷花姐年纪也大了,也该找个婆家了。”夏母皱了皱眉。

  之前黄连枝为了让荷花帮家里多干几年活,愣是没给说媒。

  硬生生给耽误了。

  后来还为了那彩礼钱,把自己女儿往火坑里推。

  唉,不知道怎么当妈的。

  “荷花姐,过完年二十了吧?”夏幼之皱眉问道。

  夏母点点头,“可不是,虚岁都二十一了,跟她一样年纪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虽然夏母说得有些夸张,但夏幼之知道,放在农村,夏荷花这确实算是大龄了。

  “还有你兰花姐,其实也适合结婚了,但她既然有心想要读书,那就继续让她读。”夏母继续道。

  虽然她思想保守,但也知道现在时代变了。

  女人只有学习知识,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夏幼之眼神一闪,“妈,荷花姐确实该结婚了,你回头问问有没有合适她的,别再耽误了。”

  听到夏幼之这么说,夏母心里便不再犹豫。

  之前想着荷花毕竟有父有母,这些事怎么也轮不到她一个三婶婶张罗。

  再说,她要是越界了,村里人都不知道会怎么编排她呢。

  但她又确实忧心夏荷花的婚事,再这么耽误下去,那这孩子还怎么找对象呢?

  “到时候,希望别让人说闲话就行。”夏母皱眉道。

  “妈,我知道你想什么,但……”夏幼之神色淡了,她压低声音,“但大婶娘不可能再回到夏家了。”

  夏母一惊,往四周看了一下。

  幸好没人。

  “这话你可不能说,幼之。”

  夏母转过头严肃地看向夏幼之。

  这要是被人家听到,那就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