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不要太亮 作品

第二千八百六十九章 没有退路


  庞军师的军令,严纲清楚,六曲全力配合自己突进袭扰。

  对同袍,严纲丝毫不担心,尤其是张海龙的六曲。

  不单单是全力配合的问题,他们常常会给友军惊喜。

  比如方才严纲还在想着,若是尤俊完成掩护之后不撤退,与自己合兵一处,白马军就能更好的对付太史慈,赢得主动。

  但严纲不会下令,他不想影响全军的整体战略。张海龙却做了,尤俊的这条讯息,相当于你瞌睡,有人给你送枕头。

  嗯,送枕头还不够,按臧空的话,的吃饱穿暖洗把澡,再弄个那啥什么的。反正,你要让想睡觉的人,舒舒服服。

  那是张海龙根据战场形势做出的判断,或者是尤俊。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前者在给后者交代任务时,一定有随机应变。

  庞军师的安排当然周祥,环环相扣。不过运筹帷幄之中,讯息再如何快捷,也比不上第一线的作战将领。

  定边军的军规,最前线的将领,有自主决定作战的权利。有权利就有义务,打好了,战后再说,打不好,罪加一等!

  不过从成军十余年的经验来看,无论前线将领的抉择,是否对战局有损,主将都会将职责担在自己身上。

  且似郭嘉贾诩,包括叶欢亲自统军,麾下大将的权力都很大。战将们敢于根据一线的军情做出应对,有让他们背锅的道理吗?

  严纲不下令,不是他不够决绝,而是在心中认为,更好的对付太史慈,比不上整体的稳定。且他并不了解,六曲的情况。

  尤俊留下相助自己,是对下邳整体战局有分析的。一千士卒,对张海龙的整体指挥,影响不会太大,依旧能钳制许褚。

  但你问问严将军,尤副统领这一千士卒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严纲会回答你,至关重要!用好了,胜过万余士卒也不为过。

  “告诉尤副统领,今夜至明日,严某要将太史慈的兵力全部打出来,伺机歼敌。六曲可为我军底牌,尤副统领择机而行。”

  尤俊,外号尤三刀,他和张海龙的关系,类似于胡风与邱泽。不出太大意外,他就是六曲下一任统领,掌管三大王牌之一。

  对这样的战将,严纲是不会下死命令的,且更会觉得放心。

  有同袍的增援,令得严纲底气更足,白马对太史慈发动的攻势,更加猛烈了。看上去,白马不是来渗透的,而是……

  “严仲甫如此作战,难道是敌军早有安排?”站在太史慈的视角,看见严纲如此作战,很容易得出敌军是全力进攻的结论。

  不肯定,但可能性一定要有,严纲想打出他的兵力分部,他又何尝不想打出白马军的主要目的?对徐州军同样重要。

  荀攸说过,最近会有变局,且对曹军和徐州军有利。倘若一切顺利的话,就能拿下广陵,将徐州豫州荆州连成一线。

  荀公达没有明言,关羽太史慈亦有自己的猜测。具体如何二将不敢肯定,只有一点,定边军多半能察觉到危险。

  果不其然,严纲率军突袭而来,可以看做是定边军的回应。

  眼前的白马军,人数在五千上下。有严纲这般名将统领,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尤其当他和胡风陈到形成配合之时。

  敌军的兵力,会仅仅是眼前所见吗?按定边军一贯的作战风格,极少会在开始阶段,就将所有的兵力,暴露在你面前。

  徐州之战,太史慈在臧空身上学到了,不止是各种战术战法,还有大局观。率军前来堵截严纲的白马军,他自有考量。

  “兄长,严纲携白马营前来,目下敌军在五千上下,但尚且不知其后援。小弟与之交手,拟将之拦在下邳之北。”

  “严仲甫乃叶欢麾下名将,精与骑军作战,一旦让之与胡风陈到所部形成合力,与广陵战局极为不利,弟候兄长军令。”

  看到太史慈的军讯之时,关羽心中亦如严纲一般的欣慰。数年以来,三弟在不断的成长,到此时,已经是优秀的将领。

  他的判断没有错,堵住严纲,白马军还是白马军,可一旦让之进入广陵,敌军之间的战术,将会得到极大的丰富。

  到那时,五千白马,说不得能发挥过万骑军的作用,绝不夸张。

  战略上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战术上,三弟能挡住严纲白马的锋锐吗?从传递的讯报中来看,太史慈的信心,并不足够。

  关羽不得不考虑,如何更好的配合太史慈,挡住严纲。可对对面的陈到,他又是心存顾忌,之前白耳军作战,稳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