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筋 作品

第371章 羊毛疯涨的危险


                 白了韩斌一眼,李琮把茶推到韩斌面前,没好气的说道。

  “你要是喜欢,下次我天天给你见礼。”

  “别,这样挺好,不然回礼都能弄断我的腰。”

  李瑛有段时间常去韩府,其实也知道韩斌不喜欢虚礼,可他在宫里习惯了,除了太监宫女,没有他不见礼回礼的,说实话他自己也烦。m.

  有时真的很羡慕李琮和韩斌的关系,那种无防备的随意让人非常放松。

  三人聊了一会,韩斌问起玻璃的制造和销售,李瑛无不知晓,销量也十分清楚,可见平日非常用心。

  玻璃销量被李隆基严格控制,为的是保住高售价,也让玻璃制品成了大唐外交的重要物资。

  甚至有传言,回礼时玻璃大小决定了大唐对属国的重视程度,这消息如果不是李隆基放出去的就有鬼了。

  “对了,杜希望想在大唐与吐蕃之间开展贸易,你们知道这事吗?”

  韩斌把和杜希望的谈话内容说了一遍,李琮才说道

  “之前父皇也问过我有没有可能像幽州一样复制贸易,我也说了吐蕃没什么东西能跟我们换,很不划算。”

  李瑛也点头答道。

  “是啊韩侯,到时我们的货物品种多,吐蕃只能提供不太实用的牛马,长此下去有资敌之嫌。”

  哦,原来唐人的逻辑是这样的吗?

  觉得,货物多价格就便宜,吐蕃货物少就贵,对己方来说不划算。

  贸易顺逆差的问题韩斌也不是很懂,前世只是个跟钢筋水泥打交道项目经理,学的那点经济知识平日根本用不上。

  只能顺着他们的逻辑尝试用那点有限的知识去提点,看看这些聪明的古人是不是能触类旁通。

  “那你们觉得大唐对契丹的需求很多吗?”

  “多呀,牛羊战马还有羊毛,斌哥你知不知道羊毛能纺成线了,这消息一出收购价一路看涨,都到二十文一斤了。”

  乌知义有来过信,说起过羊毛涨价的事,韩斌告诉他继续收,如果到了五十文就全部脱手套现,把价格打下来,反正羊毛一直有,纺线急不急也是李琮说了算。

  听说突厥和奚族也有大部落囤积抬价,搞得李娑固前段时间一直在谈这事,搞得他连差价都赚不到。

  “那你们两个手上也有不少羊毛吧,都纺线了?”

  两人嘿嘿一笑,看来没少囤。

  “记住了,涨到五十文全部出手,一根都不留,纺线的事也停下,让那帮炒货的家伙亏个底掉,等价格下来后再收购纺线,一进一出都是我们占便宜。”

  李瑛不解的问为什么,李琮显然也没想清楚。

  “敢大规模囤货的一定是各士族,他们吃准了朝廷要拿羊毛纺线,想造成货物紧缺的状态,炒高价格,最后要挟陛下还能赚个钵满盆满,以前他们就这么炒过粮食。”

  “那就继续炒高呀,价格越高手中有羊毛的人不是赚的越多吗?我们又不要挟父皇。”

  “太子有没有想过,如果羊毛一直涨价,手上有钱的商贾和百姓会不会跟风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