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筋 作品

第382章 都是心眼


                 该知道的事已经清楚,又问了目睹杨盛恩杀人的工人关在哪,李元义也是一点头绪也没有,他当时被关的更偏僻能知道才奇怪。

  见韩斌问得仔细,李元义情难自抑,颤抖的问道。

  “韩侯这是愿意帮老朽报仇了吗?果真乃仁义之人。”

  “少戴高帽,被你这种人称赞让我有种同流合污的感觉,就算是报仇也只是帮枉死之人,至于你和赵牛周道在我看来死不足惜,还有,那几个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别再说是什么工人的孩子,不然我不介意先把你交给杨盛恩。”

  首先杨盛恩不可能只控制大人而放过小孩,就算真的只留下工人的家人,也不可能不让人监视。九九小说

  其次,再小的士族官员家仆本就不少,一个瘦小老头又怎么可能避过眼线,把一群孩子带到几十里外的韩庄附近。

  加上韩斌问过公孙柳,她说冬天冻死的是一对夫妇,那不是很矛盾了吗?

  而且公孙柳当时就觉得李元义有问题,只给了一点吃的就打发他们离开,不然她再怎么无情也不可能看着这群人冻死,而且也未必是真冻死的。

  李元义摇了摇头,轻笑了两声。

  “二夫人当真慧眼,那些孩子的确不是工人的孩子,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是谁的孩子。。。”

  当时的李元义已经不在乎是否会被杨盛恩抓到,如孤魂野鬼在野外晃荡,但是却被一对夫妇发现带回了家。

  可这对夫妇却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见李元义浑浑噩噩,衣服上有血污但面料却不俗,推断可能是富贵人家遇上劫道的死里逃生,打算日后找到其家人换上一笔丰厚报酬,便把他和一帮小孩关到一起。

  而夫妇的主业正是人贩子,他们不敢进村拐带儿童,只能去些偏远地方低价买孩子再转卖到牙行。

  在大唐人口买卖算是合法的,不过只有双方愿意并签认备案文书才可交易。

  这一行是否兴盛和社会是否动荡有很大关系,比如战争和灾荒时朝廷无力赈灾,那些被牙行收走的孩子反而能活下来,所以老百姓卖儿卖女反倒成了最佳选择。

  可一旦到了太平年景,谁家也不愿轻易卖孩子求生,但富贵人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需要人,朝廷又严格控制着交易数量,导致人口交易价格居高不下,慢慢的就开始有人铤而走险。

  这也是人贩会出现在荒野的原因,不然被抓到送官必死无疑。

  人贩对李元义可不差,吃的比孩子们都好,而且还不断的套他话。

  而李元义是什么人,县太爷的老爸,能在县太爷眼皮底搞钱多年还不被看出来的高人,怎么会不知道人贩想干什么?

  所以知道这些人一旦搞清楚他家破人亡,又被仇家追杀,必会送他到杨盛恩面前。

  想到自己的遭遇又想到儿子的惨死,看着那些前途未卜的半大孩子,将死的心在良知与仇恨中再次跳动了起来。

  然后他想到周道出身伊阙侯府,那个年轻的侯爷家里全是绿林人士,相信到了那定可以寻到周道的亲朋好友,到时报仇有望。

  就算这些人报不了仇,他也相信韩斌会为了立功对付杨盛恩,因为官场本就是相互倾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