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里正榜样(第2页)

  “土豆生长周期短,现在也可以种,只是……”姜娇儿想了一下这边的气候,大致估算,“温度达不到的话,可能产量就没有这么高了,但五百斤也是可以保证的。”

  这是姜娇儿按照之前的种植数量算的,若是增加秧苗数,七、八百斤产量仍旧可以保证。

  后面这些增加秧苗的话,姜娇儿没有说,但即便是五百斤的产量,县令也很知足了。

  “沈里正,你们村的土豆可以作为粮食缴纳赋税,今年的赋税仍旧是十分之一,此外本官想另外拿银子跟你们沈家村买一些土豆,你可愿意?”县令大人这么说,可真是让里正动容。

  他是一县之主,安阳县的事都是他说了算,即便他看上这土豆,说直接全部征收,沈家村的人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可现在县令不止没有那么做,还告诉他们赋税照旧,额外要土豆也是用银子买,这才是真正的父母官,为百姓着想啊!

  一旁的姜娇儿对县令大人也是刮目相看,有这样的县令在,难怪安阳县的百姓会比旁边县城的百姓更安乐。

  没错,就是安乐。

  今天去县城的路上,里正就在跟姜娇儿念叨,说安阳县的县令从不鱼肉百姓。

  今年闹了旱灾,不只是安阳县,别的县城同样民不聊生,但是相比别的县城,安阳县的百姓最起码还有东西可吃。

  听说隔壁县城的村民,已经饿死了不少,甚至都有人开始易子而食。

  这样的情况从不曾在安阳县发生,因为安阳县的县令大人每年征收了朝廷规定的赋税之后,就不会再收百姓一粒粮食,所以安阳县的百姓手里才有了些存粮。

  里正恭恭敬敬向县令拱手,“大人,草民代表沈家村全体村民,今年愿多缴纳一成赋税,剩余的粮食,各家留了足够过冬和明年耕种的数量之后,其余的都可低价卖给大人。”

  多缴纳一成赋税,那就是说每收获一千斤土豆,便交两百斤的税,沈家村几乎人人家里的土豆都有一千斤以上,除了沈大郎一家。

  不过他们一家人已经被赶出沈家村,不算在内了。

  县令听闻此言,眼眶都微微泛红,他当即扶起里正,眼底满是欣慰赞赏。

  “沈里正,堪称安阳县里正之典范,是安阳县所有里正的榜样!”

  里正连忙摆手称不敢当。

  随后县令大人仔细向姜娇儿请教了土豆的存放方法,又让师爷详细记下种植方法、吃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若是想再种植一批土豆,就得抓紧时间,县令当即命师爷回县衙通知衙役,即刻来沈家村提前征收赋税,并让师爷带回大量银子,按照市面的粮食价格,又从每家额外买了一、二百斤的土豆。

  这些土豆,县令不打算在安阳县种植,他要亲自押送去京都,举荐给当今皇帝!

  待县令离开,沈家村的百姓才围着里正七嘴八舌说开了。

  “县令大人可真和善,一点儿官架子都没有。”

  “这下咱们沈家村可算是在县令大人面前露脸了,多交了赋税不说,还得了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