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树下 作品

第4章 辉煌之雏形初显,帝王们都沉默了!(第2页)

  大宋,赵匡胤狂傲开口。

  “那我也来凑凑热闹。”

  元朝,忽必烈哈哈大笑:“纵观历史,我元朝的家国疆域是最广阔的,没意见吧?”

  明朝。

  朱元璋的房间里,更是摆着一口碗。

  碗口很破了,甚至比一些陶瓷还要易碎,没什么收藏价值。

  但是朱元璋却视若珍宝。

  他拿龙袍擦着破碗,缅怀的笑笑:“往昔峥嵘就不提了,一切还要从这口破碗开始啊……”m.

  大清。

  乾隆哈哈大笑:“最伟大的国家,还用问?必定是我大清啊……哈哈哈哈!”

  这一刻,祖龙、刘彻、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以及乾隆同时开口。

  “历史浩瀚,我等尚且不敢展示‘辉煌’,你一个建国不过七十年的,凭!什!么!”

  可是下一刻,天幕中震撼文字浮现。

  【那断裂的巨山是天地的脊梁,那干硬的黄泥是大地的血浆。】

  【如山的尸骨是祖先的悲凉。】

  【千百年后,琴瑟和鸣,丝竹悠扬,赞叹至圣大道永昌。】

  【有谁记得,他们点亮了民族前进的道路四方?】

  【天下青山一样,莫名心伤。】

  这一刻,各朝帝王、思想家、哲学家、王侯将相直接大受震动。

  孔孟、韩非看着,大受启发,惊呼道:“天下青山一样,好一个青山一样!我看到辉煌了!”

  “那断裂的巨山是天地的脊梁,那干硬的黄泥是大地的血浆……好言!好词!”

  李杜王孟一个个情绪激动,究竟是怎样的国度,才能写出这种铿锵有力的词句?

  嬴政、刘彻、李世民、朱元璋等帝王纷纷哑口无言。

  天幕中文字继续。

  【生逢乱世,即便有人饿死、冻死、病死、战死,但仍有人心向光明。】

  【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真理,失掉了哪个,都是对国家的犯罪。】

  【思想苦旅,洗心革面,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历史书上寥寥无几的几行,却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一生,请记住那些可爱可敬可开天可辟地的先生们——他们从风雨中来,倒在泥泞中,后来有人踏着他们走出的路,奔赴黎明。】

  【昨日入红尘,满身泥泞,今日冲天起,满心欢喜。】

  明末哲学家顾炎武,汉朝董仲舒,明朝心学家王阳明看到这些话在泪目。

  他们理应是心境波澜之人,泰山崩于前都不改于色,可是看着这些金字,脑海里却不自觉浮现一副画面——一群文弱书山,在这个人吃人,已经无药可救的国家,行走在最前沿,面对着敌方的长枪短炮,悍不畏死,前赴后继。

  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死,可征得天下万国来朝。

  即便是区区一介文人,倘若有一颗文胆护身,龙潭虎穴亦可去得。

  司马迁如此,屈原如此,现在——中华文人亦可如此。

  “正因为经历过最黑暗的绝望,看到大国崛起的强盛,才会喜极而泣,这是所谓的‘最辉煌’……”

  这一刻,各朝的文人墨客愣住。

  恍惚间,他们看到一个巍峨的时代,在他们眼前浮现。

  江离也似有所感触,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着。

  一行行金字继续。

  【我叫江离,江水的江,离别的离,很荣幸是一位中华当代青年。】

  江离向这些横贯整部历史的‘观众们’介绍了身份。

  【接下来你们将看到一个无药可救,都让你们感到绝望的腐败国度的落幕,破而后立的改革,迫在眉睫,一切从中华而起。】

  【你们将看到奋起反抗的觉醒年代,当牛做马,不是我们的命,自己的命,应该由我们自己定。】

  【这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这条路,是真正民主,真正指引迷路人民正确方向的路,火把在我们自己手里,照亮前行。】

  【曾经的中华满目疮痍,山河破碎,现在的中华国家富强,神州永昌。】

  【曾经的炎黄子孙饱受压迫,彷徨呐喊,现在的炎黄子孙脊背挺直,浩气长舒。】

  【我们,都是你们之后,且看我向各位老祖宗重现中华之荣光!】

  各国朝代震撼。

  虽然一切还未开始,均在起点。

  但是他们隐约嗅到一丝味道了,这个叫‘中华’的国度,是何等的辉煌,何等的繁荣昌盛。

  更可怕的是,他们于黑暗中崛起,死境中重生,列强环伺,内忧外患不断下崛起的。

  时间,不过短短七十余年。

  一时间,无论哪个朝代,所有的人都不禁看痴了,心生向往!

  祖龙、刘彻、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皇帝,都呆住了。

  逐渐神色变得凝重。

  “轰……”

  然而下一刻,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弹声,轰开了巨大的国门。

  文字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画面。

  一幅,让各朝帝王都为之心惊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