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树下 作品

第12章 一个人的革命,推翻大清的子弹终将打出!


                 在新的风暴形成之前,总有一段时间的沉寂期。

  看到甲午海战战败,清廷被迫签下‘马关条约’之时,各朝皇帝们还看到了另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马关条约掏空了大清的国库白银,连朝廷都一穷二白,更别说黎民百姓。

  百姓们吃不起饭,穿不上衣服,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

  “娘!你醒醒啊……”

  灰蒙蒙的清晨,一声嘹亮的孩提哭声打破了沉默。

  只见一个孩子痛哭流涕的趴在一个女人的身边,怎么摇也摇不醒。

  身边,男人只是偷偷抹了一把泪,掀开女人的衣裤。

  露出来的,不是肉,还是森森白骨!

  孩子被吓住了,一动不动。

  接着大口大口呕吐起来。

  原来,这些天为什么能吃到肉,是母亲割下了自己的肉。

  “啊……”

  他们悲哭,他们如行尸走肉一般,看着国不复国,悲痛大喊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饿死。

  百姓们逐渐放弃了,这个时代,完了。

  就是在这种年代,民心涣散,朝廷无作为。

  可是,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真的没有人能站出来,统领这个民族了吗?

  画面展开。

  一身书生气的读书人缓缓映入帝王们的眼帘,羸弱不堪,仿佛一推就倒。

  可是他们有着精气神,这让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高大。

  他就是自称‘洪秀全第二’的人。

  但是,他不会像洪秀全那样奢靡腐朽。

  他心中有一个理想的国在勾勒。

  金榜中继续浮现金字。

  【这个国家真正创建前,到处都遍布了黑暗。也许偶尔会燃起希望之火,但是大多都熄灭了,有的被洋人倭寇熄灭,有的,则是我们自己熄灭的。】

  【就像一个人病了,刚开始,他还是有药可救,可病人却固执己见,将良药当成害他的毒药,就这样,慢慢病入膏肓。】

  文字接连浮现。

  大秦,始皇帝陷入沉默。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这就是当时的该国,在废墟上完成建国之前,最黑暗的那个年代。

  甚至嬴政产生了自我怀疑: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每次有潜力开国之人出现,先给希望,再给了绝望。

  大唐,李世民同样陷入沉默。

  许久,他回头看向旁边的魏征:“魏爱卿,你是否相信?”

  相信什么?

  相信后世之国能于废墟上建立!

  魏征笑:“臣,相信。”

  “不管该国有多黑暗,局面有多绝望,臣都相信会有带领之人,创下历史。”

  于是这一刻到来。

  文字继续出现。

  【但还有人,愿意站出来,以命改革,将振兴振华之责,扛于肩上。】

  【他们是这个国的医者。治病和治国是一样,要想治国,得先治人。】

  【孙先生如是说。】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新的画面。

  他长得国正方圆,一身正气,儒雅随和,可是一双眼睛却有着对国与天下的忧心忡忡。九九小说

  孙先生,该国最早的开国先驱者。

  彼时的他,风华正茂。

  却在最风华正茂的年纪,目睹了国家的沉沦。

  这一天,天灰蒙蒙的,空气很闷,一如他所处的这个国家,看不到希望。

  他曾上书给大臣李鸿章,信中内容包含号召全国全方位学习西方文化,西方经济,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