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树下 作品

第57章 又入夜了,这个国家的路到底在哪里?


                 带领这些北洋军发动兵变的人,叫曹昆。

  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太快,谁也没想到,蔡原培、汪经卫等人抵达京城的第一个晚上,会发生兵变。

  这更像是事先就安排好的,充斥着阴谋与警告。

  曹昆终究是没有对蔡原培、汪经卫他们开枪。

  但是那凶恶的眼神,早已说明了一切,凶狠、警告、嗜血,如一头残忍的凶狼,驱赶着来到这里的牛羊群。

  深夜,陆续有枪声响起。

  是袁项城的正规军伍到了,双方展开激烈交战。

  说服袁氏南下的任务还没完成,蔡原培想留下,可是太危险了,他们被迫离开了府邸,入住东交的一处饭店内。

  来到京城外,蔡原培他们才看到了城外的景象——更加混乱。

  数千家商铺、民居惨遭劫掠。

  凡金店、银钱店、蜡铺、首饰楼、钟表铺、饭馆、洋广货铺及各行商铺,十去八九。

  城内火光冲天,居民四散逃跑,死伤无数。

  翌日,兵变非但没有延缓,反而愈演愈烈。

  通州、保定、津城的北洋军相继哗变。

  京津一带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这一刻。

  各朝震动。

  三国时期,蜀国。

  诸葛亮羽扇纶巾,早已精通兵法与奇门遁甲的他,双目早已变得深邃。

  他的眼神早已变得极为挣扎,纵有万千希望,也终究化作一声昂长的叹息。

  “无论北洋军兵变的目的是为何,袁项城,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一旁,刘禅愣了一下,下意识问道:“为何?”

  诸葛亮脸色变了变,满是担忧的看着刘禅。

  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看不出来吗?

  不过诸葛亮还是耐心的解释了:“主公,您看,这袁项城明显是不想南下去金陵当民国大元帅的,他想留在京城,当京城的王,有什么合适又合理的办法可以让他名正言顺的留在京城呢?”

  “兵变。”

  诸葛亮嘴里缓缓吐出两个字,随后继续说道:“京城足够混乱了,百姓也足够惶恐,他再出来主持大局,这样就可以既不去金陵,在京城也能当民国大元帅了。”

  一切都如诸葛亮说的那般,画面随即浮现。

  兵变之后的京城,早已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尸体和鲜血。

  几天后,袁项城致电了先生,无奈的表示:“先生,组织之事既不可缓,南行之举又不能成了。”

  与此同时,京城里传出了这样的声音。

  “袁未离京,已有变乱,若真离京,恐酿大变。”

  “最好的办法,为袁于京城建都。”

  同日,三军统领联名通电:“临时府邸必应设于京城,大元帅受任必暂难离京城一步。”

  更糟糕的,前几日的兵变,已经引起了列强的注意。

  以保护使馆与侨民的名义,纷纷调遣大量队伍入京。

  各方压力袭来,山雨欲来,气氛凝重肃杀。

  随后,天空中。文字浮现。

  【3月6日,临时院就袁氏就职与建都的问题上做出让步——

  一、取消袁君南行之要求;二、确定临时政府地点为京城,以稳大局。】

  【3月10日,袁项城如愿以偿在京城登上大元帅的宝位。】

  看着画面随即变黑,各个朝代也随即陷入沉寂。

  看着袁项城正式成为大元帅,帝王们无不唏嘘感叹,而一些诗人、圣贤,则是群情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