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希望开始出现了!


                 现在。

  众朝静静看着这一刻,没有人说话,更没人出言嘲讽。

  他们都感受到了压抑。

  辱国丧权的二十一条,像一座大山一样,重重压在众朝皇帝的心头,无法呼吸。

  可同样的,他们也感受到了一抹虚无缥缈的希望。

  这抹希望还没出现,压迫、耻辱,太重了,最终会衍生成反抗。

  而希望,就藏在反抗中。

  “这个民国,更加乱了……”

  良久,才由孔子率先叹息一声,眼神复杂空洞的看着。

  “希望与绝望竟然同时出现在同一片土地上……”

  “民国的这场闹剧,到底该什么时候结束?”

  “这巍峨大国,又该什么时候建立?”

  一切,都随着孔子的低语声落下,随风而散。

  天空中盘点继续。

  【袁氏最终还是没有让段其瑞与东倭开战,而是派陆征祥采取‘拖延计策’,尽可能往后拖延时间,另一方面将消息泄露给忙于首次世界战争的西方列强们,列强们带给东倭极大的压力。】

  【而国内反抗、抵制倭货的游行声讨也没有停止,声势反而愈演愈烈,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中华大地。】

  【四月一日,于魔都掀起震惊全国的储金救国运动。】

  画面浮现。

  这几天的报纸,全是丧国辱权的新闻。

  终于,在四月一日这一天,迎来了顶峰。

  核心主题很简单,只有四个字:储金救国!

  一向繁华的魔都,这一日变得一场安静。

  仿佛成了一座死城!

  此刻天还没亮,来往行人撑着雨伞,行色匆匆,举目四顾,不论男女老少全部面色压抑。

  好多人眼眶红红的,彻夜未眠,不约而同,全部走进了银行门口。

  最后,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他们都是来捐款的,这便是储金,救国。

  民众自发捐款,意味着备战。

  即将战争的压抑感,几乎快把这座城给碾碎了。

  终于,银行终于开门了。

  排在第一位的,是一位还穿着工服的女人。

  女人背后还放着一个背篓,里面装着襁褓中的婴儿。

  婴儿探头探脑的探出脑袋,想看看这个世界,可是看到的,只是灰蒙蒙的天,和母亲那含着泪的眼眸。

  国破家亡的情绪,终于蔓延到了魔都每一位黎民百姓的身上。

  妇女颤巍巍拿出一个小黑子,里面全是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财、首饰,递给了银行的工作人员。

  “这是我全部家当了,国都快没了,还要这些钱干什么?”

  “这个仗,得打!”

  银行收钱的工作人员手上一颤,这盒子很轻,可是落到手里,却是无比沉重。

  背着背篓的妇女走了之后,又一位穿着补丁衣服的老人一瘸一拐的走来了。

  他的左臂,空荡荡的。

  他神情激动的表明身份:“我是个退伍兵,一次战场上被炮弹炸掉了一条腿,一只手,没办法继续上战场了,但是那袁大头马上就要签什么二十一条了,不能签啊!!签了国就没了!我恨不得我四肢健全,再上战场,只剩我一人了也没事!”

  “这是我所有的军饷、积蓄,还有地契,我把我的一切都全捐了,给我开战!!”

  年仅十岁的幼童也来了。

  他小脸脏兮兮的。

  但是一双眼睛却很清澈,跟黑宝石似的。

  “我只有几块钱。”

  说完,将手中的零碎银元全扔了,就跑了。

  幼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看到了这么多大人都在捐款,也感觉到了危机。

  他也想出一份力。

  老弱妇孺,都在捐款。

  这一刻,他们万众一心。m.

  二十一条想夺走他们赖以生存的疆土,泱泱中华沦为弹丸东倭的附属国,他们得团结起来。

  唯有这样,中华才有希望。

  谩骂声、声讨声、反抗声,响彻全国各地,魔都是这样,京城是这样。

  现在,来到了东北。

  街道上,游行学潮狂热,无数东北汉子眼里带着怒火,放声大喊。

  其中一人,叫张学亮。

  他大喊着口号,略显稚嫩的声音,在众多人群中却是最显眼的。

  “我父亲说过,民国不是大清,二十一条就是开战也不能签,东倭想开战那就开!怕个球!”

  “中华的兵不是孬种,我们只认一个理,那就是不离开奉天,谁要有本事就吞了我们,但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说完,还往东边的大山看了一眼,年仅十四岁的张学亮喃喃自语。

  “打不过也得打,如果真的打不过,那就往东边的大山里跑。”

  “土匪进了深山,就像龙归了大海,不怕有一天打不回深山。”

  他记得,这是他父亲张作林对他说的话。

  文字浮现。

  【他深爱着国家,也深爱着东北的土地。】

  【可既然深爱着,为什么要亲手放弃你的东三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