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树下 作品

第103章 真正的声浪来临之前,总有几人先行逝去!


                 文字如火,照映各朝的天空。

  各位帝王将相,文人圣贤看到的,是一群学生扛起了所有,为了一国发声。

  纵使势微,若风中残烛,也要抗争,也要争取。

  “何等风骨?”

  北宋。

  一生都被流放的苏轼望着天幕里的画面,终于是忍不住复杂的开口。

  他已经习惯被流放,朝堂失势的不得志,并没有影响到他。

  他依旧乐观。

  可是看着这群学生们前赴后继,他动容了。

  “他们甚至都不是文人,只是一群学生!”

  “那个时代的学生和文人,都是这个样子的吗?”

  苏轼忍不住轻声说道。

  明朝。

  朱元璋摸着怀里那口破碗,同样陷入沉寂之中。

  双目之中,带着复杂。

  他从最底层崛起,所经历的世道沉浮,不比中华来的少,可也没见过这种学生。

  简直不要命,像狼一样。

  尤其是这个叫郭钦光的学生,更是深入人心。

  家国大事,家国受辱,他一夜白了头。

  身上染了肺痨,依旧奔走在第一线。

  他不明白:“这群学生,到底在坚持什么?”

  “难道就因为他们的呐喊,他们的抗争、示威,北洋政府就改变主意吗?”

  作为一个皇帝,他甚至感到了一阵胆寒。

  这就是文人的力量,这就是学生的力量。

  若是面对这种人反自己,自己是该杀呢,还是不该杀呢?

  因为这些人,就算是死了,他的言行依旧会被人记住。

  精神会被传递下去。

  依旧是明朝。

  嘉靖皇帝时期。

  海瑞沉默的看着宦官与奸臣当道的朝堂,再看向远处的天幕中,那群学生奋起反抗,哪怕拼死也要点燃一把火的样子。

  “火势已经蔓延了,就看能不能扑灭……”

  “我们的火焰,又该由谁来燃起?”

  正在这时,各朝的天幕中,画面继续出现。

  郭钦光被巡捕们一阵殴打后,已经晕了过去。

  四周早已布满了一滩滩鲜红的血渍,那是郭钦光吐出来的。

  几个折返回来的学生带走了他,但是三十二名学生,却被军阀镇压,抓了起来。

  漆黑的监狱里。

  几名学生攥紧了拳头,愤怒至极。

  “以为抓了我们,我们就会害怕吗?”

  “不会!我们虽然被关起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上街游行,反你们!”

  “有种的,你们把所有学生都抓起来!”

  ……

  军阀们愤怒极了,更有人提议:“这些游行反抗的学生们固然可恨,但是更可恨的是煽动这些学生游行的教育首脑。”

  说着,一双冰冷的眼神透过窗外,看向了北大的方向。

  “北大校长,蔡园培!”

  画面一变,赫然是北大。

  夜幕降临。

  蔡园培静静站在北大门口,凝望着逐渐到来的黑夜,目光深邃了。

  自言自语:“看来我这‘北大校长’的位置,坐不久了啊……”

  “沙沙……”

  身后传来脚步声,李守长缓缓走了过来。

  “事情已经发生了,总会需要一个人来负责,我来陪你下地狱。”

  他淡然笑着,明明是生与死的事情,他却说得如此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