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树下 作品

第140章 竭尽全力的呐喊吧,总会有驱散黑暗的一天!


                 天下之大,何处不为家?

  当听到陈仲甫的铿锵之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众朝帝王们的胸膛,像是堵塞了一般。

  纵有万般言语想说,却最终还是归于安静。

  纵观一整个恢弘历史,能懂这句话的含义的,也就一些寥寥无几的文人。

  这句话的含义是——

  这个世界太大了,笼罩了头顶三百年的黑雾终将驱散。

  哪里不能搞革命?

  只要有人。

  他们查封的,只是一个地方而已,并非扑灭他们决心搞革命的决意。

  读书人不畏强权,不敬天,不敬地,只敬自己的满腔热血。

  陈仲甫走了。

  任由魔都租界的巡捕们砸了他们《新青年》的地方。

  留下的,只是一个孤独、伟岸的背影。

  于是陈望道也不再愤怒了。

  “天下之大,何处不为家?”

  他低语着。

  也学陈仲甫的样子,昂首挺胸的离开。m.

  那些巡捕们,只能将愤怒发泄在门板上,瞳孔中倒映的,是深深的震撼和忌惮。

  他们看到这些人掀起一团火焰了!

  夜深了,家家户户都燃起灯火。

  陈仲甫一人站在安静的街道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的手里,握着一本杂志。

  是《新青年》被查封前的最新一期,上面刊登着两篇文章。

  《阶级斗争》、《到自由之路》。

  这一刻,陈仲甫在低语:“任何时代,阶级斗争都是永久存在的,这不可被消灭,就如同底层阶层永不磨灭的意志一样。”

  “我们,以及接受我们思想传播的工人阶层,他们会作为未来革命的火种而存活。”

  革命的形式有很多,而他们选择了最残酷,也最惨烈的一种。

  未来,很多人将走上这条道路。

  ……

  现在,大秦。

  嬴政注视着此刻天幕中的画面,终于意识到了一点。

  有太多人在打压这个正在崛起的组织。

  但是啊……

  火已经烧起来了,就很难再被覆灭。

  大唐。

  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也在看着天幕中的画面,眼神复杂。

  他问太师李纲:“他们有的看起来比我还年轻,为什么会有如此信念?”

  李纲已经八十四岁高龄了,心中热血早已冷冻,在这个颐养天年的时代,理应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动容了。

  可是看着眼下的画面,李纲目光变得深邃了。

  良久,李纲回答了太子:“因为理想,不,这已经不是理想了,而是贯彻他们整个人生的真理。”

  “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真理,飞蛾扑火。这个赤色的组织,不就是这样建立的吗?”

  听了太师的回答,李承乾沉默了。

  他懂了,但是并没有完全懂。

  只知道这群人都是偏执狂。

  “这个组织,这个马列思想,真有这么大魅力,能让这么多人争先恐后踏上这条路,为何我感觉不到……”

  李承乾这般喃喃自语着。

  正在这时,天幕中新的文字出现。

  【星火不止在国内燃起,还有国外。】

  【立志救国的少年们,为了心中一个梦想,纷纷出国留学,思想也在此刻传递、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