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树下 作品

第167章 那抹赤红色,会照亮下一年的光!


                 现在,天幕中文字和画面依旧继续。

  【这一年,陈桥年、陈炎年经人介绍,加入了发国小组。他们的思想终于确定了。】

  画面浮现。

  兄弟俩站在异国的桥头,放眼入目处,尽是充满异风的海外风格建筑。

  他们的身后,是赵誓言。

  二人对视一眼,然后对后者说道:“几经辗转,我们终于确定道路了!”

  赵誓言只是微笑,等着二人继续说下去。

  “现在我们在海外,但我们终有一天是要回到自己的国家的,到那时,还是山河破碎吗?”

  “我们的理想是实现新社会,富强、自由、民主、积极……我们主张工人们走上舞台,人人都富起来,人人都有资格手握权力。”

  “我们大体有个这样的概念了。”

  伴着话落,兄弟二人缓缓举起右手,眼神坚毅。

  “我陈炎年(陈桥年)愿加入小组,生死如斯!”

  这是兄弟俩思想观念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父亲,我们最终还是走上了和您相同的道路!”

  “让子孙后代享受披荆斩棘的幸福!”

  宣誓时,兄弟二人想到了父亲,这个主义的领军人,他们很自豪。

  【昔日的思想政知家,改行做了教育。这个时代,梁启超大声呼吁,要做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苏杭,梁启超看着眼前的学生们:“我从思想跨越到教育,角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认为,教育已经是现阶段中华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了。”

  “教育最终目的,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养定其根本智慧,保护好其自由意志,最终要让其拥有自己的人格和人生观,做个不惑、不惧、不忧,顶天立地的人。”

  “因此我认为,教育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部分。知育要教导人不惑,情育要教导人不忧,意育要教导人不惧。”

  学生们认真听着,看着这个曾经桃李满天下的大文人。

  如今,演讲结束,只剩下梁启超一人眺望着大好河山。

  临近中年,他的脊背不再挺拔,但是眼神依旧看上去坚定。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前半生。

  年轻时意气奋发,引到戊戌,失败后逃亡东瀛。

  那时他依旧相信大清还有救,他与另一位更加迂腐之人,一起‘保皇’。

  直到清朝真的被推翻了,他才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九九小说

  这个民族将迈入崭新未知的新时代,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故。

  他这才明白,自己曾经错了,他的老师康有为更加错。

  他只是改革的开端者,并非真正救这个国家的人。

  忽然恍惚间,他想起了一个年纪与自己相仿,但比自己稍小一点的人。

  陈仲甫。

  他与自己,是同时代的人。

  但和自己的年少成名不同,他在相同年纪默默无闻。

  厚积而薄发,先办《新青年》,大肆吹鼓新文化,再掀起学生风雷。

  如今更是成立了一个伟大的组织,真正奠定了一条主义路线。

  何止厚积而薄发啊?

  而是扶摇直上,大有带领民族走出阴霾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