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树下 作品

第185章 这群人反思: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义和团!


                 战国时期。

  孟子听见了跨越时空传来的一声老者的叹息,微微怔了一下。

  随后他听出来了,是他所信奉的那位老者的声音,他在感叹这个时代。

  孟子感同身受,沉默了一会儿后,也出声道:“确实有两条成功的路,可是通向真正的建国,不可能有两条,注定会失败一条!”

  “哪一条是失败的?”

  这一刻,其他朝代的文学家、思想家也听到了孔、孟二人的感叹声。

  三国,曹魏。

  曹操听着这两人的声音,摇了摇头。

  显然,他不会这么乐观。

  “也许两条路都走不通。”

  “时代发展得太快了,可这个国家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内乱、分歧,救国者也无法统一行径。”

  “接下来这个国家就像一块鲜美的鱼肉一样,被这些异族盯上,撕咬,弱肉强食,向来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你们要如何应对?”

  “大厦将倾了!!”

  大清,雍正盯着天幕中的画面,深深吐出一口气。

  天幕中,新的文字浮现。

  【时代在飞速发展,这一年,有不少新鲜玩意传入了国内,国内有人也紧跟潮流。】

  【他们在告诉世界:中华,没有被淘汰!】

  画面随之展开。

  十几年前,还是大清的朝代。

  魔都、京城等地的大街小巷,多了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是由海外的人传进来的,名字叫做——电影。

  刚刚传入国内时,一度引起哗然。

  纸片上的人,为什么会动?

  为什么会说话?

  更有人危言耸听——此形式将完全取代书面文化!

  ……

  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正在冲击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人民。

  时代虽然在飞速发展,可是还有很多人,他骨子里的封建还在。

  他们经历过锁国,经历过战争,更经历过窃国内乱。

  因此当有这么新的东西传进来时,他们茫然了。

  远处,一位戴着帽子的中年人正静静站着,看着这些人议论、惊哗,表情平静,波澜不惊。

  他叫李元泽。

  并不是时代的革命者,甚至他的一生,都和‘革命’二字碰不到半点关系!

  因为他是一位电影行业从事者。

  十几年后的今天,他所制导的电影《弃妇》上映了。

  这是长城电影公司的第一部电影。

  也正是这部电影,他想告诉世界的是:“中华,没有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撇了一眼热闹的人群,他转身离开。

  远处的电影院,陆续有人凭票进入,去看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的,反应的是妇女职业问题。”

  在自己的自传中,他这么写道。

  下一页的记载,更记载了他对于革命的看法。

  “我不是一位革命者,我也怕疼怕流血,实在无法给出任何具体的回答。”

  “和他们这些伟大者比,我显得渺小很多。中华有四万万人口,革命者多,芸芸众生更多,但我觉得,属于这个国家的革命,还有很多——”

  “工业的革命,农业的革命,文学的革命,还有……电影的革命。”

  “至少在电影这条路上,中华并没有完全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