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树下 作品

第221章 他们最早醒来,然后最先死去……(上)


                 屹立不倒的无头身躯,直挺挺的站在刑场之中。

  这一幕惊呆了众人!

  哪怕是亲手砍下他的头的刽子手,也是满眼惊恐的后退几步。

  连亲自监督处刑的监督官,都惊得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处刑多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幕!

  而他的身后,清晨,一轮初生的朝阳缓缓升起。

  不偏不倚,刚好升到了赵誓言被的脖颈处,照样无尽温暖与亮光。

  更将他的身影无限拉长。

  这一幕深深震撼着现场围观的民众,以及各个国民派的军官。

  因为有一种迷信这么说:头颅砍下而身躯不倒,乃意志大坚定者。

  这预示着什么?

  无产不亡吗?

  “哐当!”

  现场的监督官嘴唇嗫嚅了一下,身后的椅子一屁股摔倒在地上,狼狈逃离现场。

  不久后,传来震怒的声音:“三天不准收走他的尸体,让他在阳光下暴晒三天!”

  随后画面变黑,天幕中出现新的文字。

  【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九日,赵誓言英勇就义,头颅砍下而身躯不倒,预示着他坚定的一生,以及……无产不亡!】

  “……”

  此刻,各个朝代,同样陷入深深的沉默之中。

  赵誓言头颅砍下,身躯依旧不倒的一幕,亦深深烙印进他们的心中,挥之不去。

  哪怕是各朝的皇帝,眼里也带着深深的震撼。

  他们不得不承认,赵誓言,的确是最特别的一个,也是他们所见过的,走得最为轰烈的一个。

  “好一个头颅砍下,身躯不倒……预示着此人对无产的决心吗?”

  明朝,朱棣深深的震撼道。

  诚然,他是相信能在后世这个年代有所作为的。

  可是,前面的困难实在太多了……背叛的国民派、旧军阀、还有已经有所图谋的东瀛。

  迎接它的,好像只能是灭亡。

  “牺牲,应该还没停止吧?”

  朱棣闭上眼睛,喃喃自语着。

  大清。

  雍正沉默的看着已经变黑的画面,屹立着的无头尸体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中。

  “我想……我明白这个组织为何强大了……”

  良久,他自语着。

  “因为这个组织,就如野草一般,是杀不尽的……”

  “下一个,是谁?”

  很快,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依旧是沪海这座城市,白色恐怖笼罩。

  恒丰里104号。

  一场秘密会议正在举行……

  号召这次会议的人,是一个一身工人打扮的年轻人。

  他的父亲,正是有名的陈仲甫。

  但他革命从不仰仗出身,一边身体力行地体验中国下层人民的生活,一边向身边的人宣传革命之路。

  他不照相、不看戏、不闲游、不下馆子、不讲穿着、不做私交,工友们亲切地称他为“老陈”。

  可是会议还没中止,就有人匆匆跑到他耳边,说了什么。

  他瞬间脸色大变:“我们的一位交通员被捕叛变了,快离开这儿!”

  可是还是晚了!

  这场大雨下的最顶峰的时候,这里的门被剧烈敲响。

  门外停满了军阀的车,一双双漆黑的军大靴践踏在水坑里,溅起大量雨滴。

  “来不及了!你们从后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