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孙坚后院起火


                 “如何,可有桥氏的记载?”

  董曜让虎贲军查找豫州各郡县人口记录,寻找有关于桥氏的信息。

  他好不容易来南边一次,不带点什么回去属实是非常遗憾。

  想了想,他觉得带二桥回去不错,总比便宜了孙周二人强吧。

  看那记载,跟强抢没什么区别。

  既然都是抢,为什么不能是他抢呢?

  “请主公稍待。”

  虎贲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面前籍录跟小山一样。

  想要从中寻找到一户人家,可谓是非常困难。

  董曜等待的同时,开始回忆有关于二桥的信息。

  庐江,皖县,桥氏。

  无论是演义,还是历史,都对其记载非常模糊。

  后世说法不一,其中一个便是桥玄之女,只因记载中提到了两个字,桥公。

  此说法来自于清代人沈钦韩,他所著的两汉书疏证内。

  而汉代,并非只有所谓的三公,才能被称为公。

  年龄大的人可以,父辈之人也可以。

  所以桥玄之女这个说法不对,况且桥玄死的很早。

  桥瑁就更加不可能的,他死的也非常早。

  第二个说法便是袁术部将,桥蕤之女。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说法也不成立。

  首先便是记载问题,二桥的记载很多,却始终没有提及桥蕤的一点信息。

  若是二桥与桥蕤真有关系,记载下来又会浪费多少笔墨?

  综上所述,桥氏很有可能是当地富户。

  “主公,找到了。”

  翻了许久,虎贲军将一册子呈了上来。

  董曜看过后,果然是在庐江,皖县。

  这上边倒也没有关于其他桥姓之人的信息,记载也很简单。

  桥氏家主在当地仗义疏财,颇有威望,乡里之间对其十分敬重。

  然后就没了,只有这么一丁点。

  董曜踱步于房内,庐江,那里之前是袁术的地盘。

  后来孙坚一路杀过来,袁术部将皆投降。

  如果他去找孙坚说一声,去庐江一趟应该问题不大。

  “启禀主公,吴郡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联络当地豪族起兵反叛孙坚,曾投降孙坚的庐江袁术部将纷纷响应,在当地烧杀抢掠,庐江民众逃亡九江与江夏避难。”

  探子快马进入寿春都城,将事情告知。

  “还有这种好事?”

  庐江当地百姓也不少,就算有一半人跑到江夏,不还剩下一半来他这么。

  如果能全部带回自己的地盘,那他这一趟来豫州可就赚大发了。

  “安排士卒去接应,若是遇到桥氏人家,好生照料带回。”

  董曜从不掩饰对女人的渴望,人生在世上,除了权势,不就剩下女人吗?

  河北甄氏如此,江东二桥亦是。

  虎贲军等骑兵出了寿春南下,一路接收逃难的百姓。

  赵通则是沿途寻找桥氏之人,想要完成董曜的吩咐。

  另外一边,孙坚听闻老家有人反叛,也顾不得争夺九江了,赶忙让士卒拔营。

  临走之际他不忘前往寿春都城,最后与董曜辞行。

  来到城门口,他见董曜与曹操等人出来,上前说道:“坚拜见大将军,扬州有逆贼反叛,坚先行一步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