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与秦为敌


  如今,修仙已成了“主流”,习武以及习文,仿佛都成了不重要的事。

  过去是学成了文武,无论是学的哪方面,只要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那都是了不得的人才。

  无论是在六国,还是在六国被灭后的暴秦,他们这种人,那都算是人才。

  这也是儒家弟子们的骄傲跟底气。

  他们中,有人出仕了,有人不曾出仕。

  出仕的人,无论是为了什么,只要是出仕了,都能得到重用。

  这个重用,可能与他们所希求的重用程度不同,达不到他们想要改变天下的程度。

  但是,相比于其他宗派,儒家的人,但凡是出仕的,至少都能做一方的父母官。

  若是身在朝廷,那也是能够被派去教导公子们的。

  在如今这位大秦太子横空出世之前,暴秦皇帝的所有儿子,基本都与儒家有点勾勾搭搭。

  教导公子们的人,基本都是儒家的人。

  哪怕明面上不是儒家的人,也必是与儒家有些关系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不愿意出仕,有时候是这部分人的一种态度,而非最终选择。

  若是他们选了的人成了暴秦的继任者,那这暴秦便是不被推翻,也未尝就不能成为他们所效忠的对象。

  暴秦的皇帝,那嬴政,却不是他们愿意效忠的对象。

  这也是一些英杰不肯成为暴秦官员的原因。

  虽然他们表面上并非反秦,但也是有一些非暴力不合作态度的。

  这些分暴戾不合作态度的另一面,就是他们的有恃无恐。

  他们知道,整个大秦,包括被灭了的六国,能识字的人,都不是寻常之辈。

  能识字的人,都不是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基本是没有什么识字机会的。

  便是认得一些字,也不过就是一些日常能用到的常用字罢了。

  而能够将认识的知识应用起来,且能治理国家的人,基本上,都是与贵族有点关系的人。

  不是背靠着贵族的昔日没落贵族,就是还没有没落的贵族子弟。

  六国被灭,自是与他们有些牵扯。

  习武的人,就算本身不曾与权贵扯上什么关系,在他们的祖上,必是有哪一代甚至是很多代,都与权贵扯上了关系,或者本身曾是权贵中的一员,只是后来没落了。

  他们与秦是有仇的,仇多仇少的问题。

  儒家这边,这样的人,尤其多。pinsんuke.org

  他们以为,他们还有很多时间去抵抗暴秦。

  结果,先是大秦太子横空出世,犹如一个恐怖的魔王一样,很快就将本来还算是平衡的局面彻底打破,灭了墨家,还将儒家给打成了“重伤”,不得不再次蛰伏起来,不敢再冒头。

  就在他们以为,这已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时,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了。

  灵气复苏!

  他们并不曾想过的灵气复苏,居然出现了!

  灵气复苏的出现,导致众人的习武“效率”大大提高,武者的实力大大提升。

  可这并非只有儒家弟子受益,其他人也全都受益了。

  若不是一宗一派的人受益,而是整个世界的所有人都受益了,那在实力水平上,就等于所有人都还在一个水平线,没有人真的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