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痞军师 作品

第372章 不愿扶汉的理由


                 荀彧虽然临走时提醒了刘章关于天子刘协有蠢蠢欲动的迹象,但刘璋在家中多日也不曾受到打扰,这倒不是刘协及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个大臣不着急,实在是刘璋府上的管制太过森严,让这群失势之人有些找不到机会罢了。

  实际上刘章对刘协这个人本身并无太多成见,反而隐隐有些佩服这位小皇帝的隐忍之能,毕竟这大汉的江山是恒灵二帝败光的,等到这小皇帝接手的时候,不说是全无机会吧,至少也是个无兵无权的状态。

  怎么说呢,刘协的状态更接近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各方诸侯只在名义上承认其作为天子的地位,但也仅仅只是维持在一个没有完全撕破脸皮的状态罢了。

  在刘章看来,这个小皇帝还算是聪明,若是其继承大汉皇位之时能够有灵帝之时的政治局面,搞不好真会成为一代中兴之主。

  这一点从历史中刘协在逆境之中的种种作为可见一二,从衣带诏时邀刘备如厕,到董妃被赐死,再到放下身段施药救民,甚至在朝中文武不断刺激曹操的神经之时刘协同样能够左右逢源。

  至少在刘章眼中刘协演技方面是绝对过关的,在权臣曹操面前,他是软弱无能敢怒不敢言的傀儡天子。

  在朝臣面前他是胸中大志不得舒展的悲情君主。

  在诸侯的面前他是泣血下诏讨贼勤王的大汉天子。

  在许都的百姓面前他是身陷囹圄依然心念百姓的仁慈之君……

  刘协这种将数种面貌切换自如的本事的确有些让人叹为观止,至少他刘章就自问难以做到。

  不过换个角度想一想……

  刘家这善于哭诉的本事究竟是遗传还是收藏了什么学说?

  刘协自己就很擅长此道,刘备同样也是个中骄楚,还有那荆州的刘表,同样在卧于病榻之时上演过一出哭诉送荆州的大戏,至于益州的刘璋虽然在历史上的戏份不多,但面对刘备献上印信之时也没少了一场哭戏……

  这种情况每次刘章想起来都有些深深的疑惑,难不成自己哭戏不过关是因为穿越的缘故导致没能继承刘氏血脉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