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命运 作品

268.第268章 婆罗洲的未来(第四更,求订阅

 第268章 婆罗洲的未来(第四更,求订阅)

 婆罗洲和其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一样。

 这时土地广阔,人口稀少。

 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引进大量的移民,毕竟,无论是种植园经济,还是工业经济,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但是引进移民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依靠自多繁衍。

 如何繁衍人口?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实际上一点都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简单的很,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组成家庭,然后生育子女。

 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容易,从历史上来说,下南洋的唐人绝大多数都是男人,因为唐山的传统思想,就是男人闯四方,女人在家中教育子女,而这也意味着,婆罗亚引进的移民和过去一样,大多数都是男人。

 即使是为了保证性别平衡,通过给夫妻两口子加薪的方式,使得三分之二的移民是夫妻,但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光棍汉。

 这么多光棍汉,不仅是潜在的隐患,还将针影响到婆罗洲的未来,因为光棍汉是无法繁衍后代的,将来的婆罗洲必定会在经济上取得长足的进步,甚至可能成为发达成达国家,但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切都是空谈。

 最后,等到这些移民老去的时候,婆罗洲很有可能陷入劳动力与人口不足的困境。

 人口不足,相比于什么工业啦、农业啦,这才是婆罗洲现在和将来的所要面对的最大危机。

 人口,直接关乎婆罗洲的将来!

 “如何增加人口,如何确保我们的人口越来越多?”

 在会议室里,李毅安看着在座的几名公署的官员,

 “今天会议议题就只有这么一个内容。”

 参加会议的有劳工处处长成济德,有垦务处的田永哲,还有教育处赵锐,以及保安局的丁恩,看着他们,李毅安说道。

 “想要增加人口,不仅仅只是移民,也不只是一对夫妻生多少个孩子,而是确保每个劳工都能找到一个媳妇。”

 提到“每个劳工找到一个媳妇”时,李毅安特意加重的语气,继续问道。

 “我这里有一个数字,以北婆罗洲为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大约引进了24.5万华工,其中约有5万人死于疾病,还剩下大约19.5万,而这些劳工中,回国的仅只有5万人,也就是说,至少有14万人华侨留在了婆罗洲,而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北婆罗洲一共只有5.6万户,18.7万人,除了这些年本地生育的青少年之外,其中还有约一万多是嫁给华人的土著女子!那么问题来了,扣除本地生育,大约只有不到8万人是第一代移民,那么剩下的六万去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