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命运 作品

第503章 给南洋插上翅膀(第一更,求订阅)

 第503章 给南洋插上翅膀(第一更,求订阅)

 空旷的道路上,一辆宝马摩托车轰鸣着疾速前行。

 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很快就抵达了位于长安西南的一座大型工厂——南洋航空工业公司,这家公司的前身是意大利萨沃亚·马尔凯蒂公司以及法国的西南飞机公司共同组成的,他们一同奠定了南洋航空工业的基础。

 摩托车在公司门卫前停了下来,稍作检查后,摩托车就驶入了公司,停好车,摘掉风镜、头盔,对着后视镜收拾了一下头发,赵少杰便走了大楼,很快他就来了工作室里。

 在这里几十名来自意大利、法国的工程师们正在忙碌着,作为助理工程师的赵少杰,更多的时候是在学习,大抵上其它的华裔工程师也都是如此。

 南洋航空工业公司之所以能够完成“超巨人”运输机、C95客机以及fx1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生产,完全得益于从意大利以及法国聘请来的技术团队,不仅有技术团队,就连公司的技术工人中也有三成是欧裔,这一点从公司附近的“小意大利”和“小巴黎”就能看的出来。

 “我们应该采用机翼下发动机吊舱。”

 刚一进入办公室,就听到张廷鹏正在和总工程师萨蒂斯塔进行着讨论,张廷鹏是公司仅有的五十六名华裔工程师之一,第一批盟军搜索队出身, 44年就开始在萨沃亚·马尔凯蒂公司实习。

 萨蒂斯塔看着图纸上新型布局,说道。

 “慧星飞机采用的是翼根式布局,为了稳妥起见,我们也应该采用类似的布局。”

 一切都始于“彗星”。

 作为喷气式客机的开创者,“慧星”客机确实给全世界树立的典范。

 在他们回国后,南洋航空工业公司就展开了喷气式客机的研制工作。

 “萨总工,噪音,相比于翼根处布置发动机,采用机翼下发动机吊舱,机舱内的噪音会更小,乘客乘座也就更加舒适。”

 “彗星”客机具有许多创新的设计,例如后掠式机翼、压力舱、大型方形窗户等,使得它能够在13000米的高空以740公里/小时的速度巡航,比当时的活塞式飞机快了一倍多。而且“彗星”客机还拥有优雅的外形和舒适的内部设施,给乘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