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命运 作品

第725章 东约老大不好当(第三更,求订阅)

 第725章 东约老大不好当(第三更,求订阅)

 在维辛斯基访问印度的同时,一艘苏俄客轮驶入了长安港。

 这艘客轮的乘客主要由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组成,因为人数众多,所以他们便搭乘客轮前往南洋,虽然表面上这是一次单纯的“艺术演出”。

 可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次艺术攻势,是为了维辛斯基访问做预热。

 在客轮靠港时,官方组织了一场欢迎仪式。

 与历史悠久的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不同,成立于一九二八年的红旗歌舞团,可以说没有什么深厚的历史,是他却有极其深厚的背景——是苏俄军方歌舞团。

 在来南洋访问之前,红旗歌舞团还从来没有到西方国家进行演出。毕竟,红旗歌舞团是军人身份,顶多也就是在德国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过表演。

 上一次,西方国家接触到他还是在柏林——是为了庆祝盟军击败德国周年纪念。那种友好的氛围已经随着“柏林危机”而消失。

 现在东西方世界处于对抗时期,在半岛的战争就是对抗的最前沿,在这种情况之下,苏联军方歌舞团来南阳访问自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人们甚至揣测着苏俄方面的想法,毕竟眼下这个时间太过敏感了。不过对于苏俄顶尖歌舞团的到来,南洋官方还是非常欢迎的。

 码头上除了官方派来的迎接人员之外,还有很多记者,甚至不乏欧美各国驻长安的记者,他们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想一睹苏俄顶尖歌舞团的风采。

 在客轮靠港,第一个走出舱门的就是歌舞团的团长鲍里斯亚历山德罗夫少将,在他的身后是歌舞团的成员,他们无一例外的都穿着军装,而且还是那种精心定制的军礼服。

 “这些俄国人啊,恨不得全世界都看到他们耀武扬威的一面……”

 作为外交部代表的张耀宗身边的嘴角抽动,对俄国人的这种做派有些不爽。

 “可能是因为他们都是军人,都习惯了穿军装了吧!”

 一旁的文化专员梁瀚则笑着说道。

 “谁知道呢?也许是种示威,为了给他们那些小兄弟们撑腰呗。”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在主流舆论的眼中,苏俄之所以会派出具有军方背景的歌舞团访问南洋,并不是说什么为了文化艺术的交流。

 所谓的文化艺术交流不过只是障眼法罢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给曼谷,给雅加达那些俄国的小兄弟们撑腰。

 毕竟,作为莫斯科的朋友,这些小朋友距离莫斯科实在太过遥远了,而众所周知,俄国人没有什么军舰。

 所以,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递出一个信号——莫斯科一直在关注着南洋。

 “嗯嗯,市威?她们打算用什么?用嘴吹吗?”

 看上一眼那位身材高大的团长,张耀宗又说道。

 “你知道他为什么是少将吗?”

 “为什么?”

 “因为他爹!”

 “他爹?”

 “对他是上一任团长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的儿子,四年前接任团长和艺术总监的位置后,晋升为少将!”

 “可以这样吗?”

 梁瀚惊讶的睁大眼睛,说道。

 “那可是苏俄啊!”

 他之所以会如此惊讶,是因为绝对超出了他的想象,在苏俄那样的国家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呢?

 “那就是苏俄啊!”

 感慨之余,他们并不知道的,在随后几十年里,这位子承父业的将军一直把持着这个位置,直到……去世。

 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种事情在苏俄简直再正常不过了。甚至有了大校的儿子永远不可能成为将军的笑话——因为将军有儿子。

 此时那位子承父业的将军已经走下了舷梯,在镁光灯的闪烁中,接待人员马上上前挨個握手表达欢迎。

 不过即便是握手也不容易,因为根据苏俄大使馆提供的资料,本次来到南洋的包括苏俄外交部以及文化部的官员以及红旗歌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的成员在内,男男女女加在一起一共三百二十三人。

 一个个的握下来手都能握酸了。

 幸亏其中不少都是女性成员,对于年青的张耀宗和梁瀚来说,或许握手很辛苦,但是也可以近距离的欣赏红旗歌舞团女性成员的颜值,倒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些人也不能说各个绝色,但是每一个都身材高挑,唇红齿白,尤其是那些穿着军装的女成员,更是别具诱惑。

 不对,应该是别具魅力才对,男人嘛,都是如此。

 这是一次友好的艺术访问,象征着南苏友谊。

 南洋从来都不是艺术荒漠,除了京剧因为地域等原因没什么受众之外,在南洋地方戏曲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众,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对于数量众多的欧裔移民来说,他们更容易欣赏西方音乐歌舞。

 红旗歌舞团的抵达,自然受到他们的欢迎,哪怕这些人曾经是他们的敌人。

 红旗歌舞团的首场演出,就定在长安的王家歌剧院,这座歌剧院虽然刚刚建成两年,但是在过去的两年之中,已经有多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们,来此登台献艺,作为一个新建的歌剧院,这里不仅装修富丽堂皇,而且在音效等方面也经过精心设计,在这里听音乐是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