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从根上彻底解决(第2页)

  村民们通过毒品产业,已经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如果不能给他们找到稳定的经济来源,肯定会重新动起歪心思。

  祁同伟估计,至少要让他们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才能起到效果。

  但上一年度,沙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不到四千元,要想达到这个收入目标,谈何容易。

  资料显示,三个村共有人口两万七千余人,总面积18平方公里左右,合两万七千亩。

  其中大约有两千亩,是村民生活区。

  耕地大概是一万亩,低矮丘陵和荒地加起来,大概也有一万亩。

  另外有五公里海岸线,约五千亩滩涂。

  三个村制毒贩毒之前,滩涂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主要产业都是农业,种植水稻、甘蔗、花生、荔枝等农作物。

  做为纯农业村,人均耕地只有不到0.4亩,怎么可能不穷,难怪会被毒品渗透……

  自然条件恶劣,是他们的不幸。

  遇到了祁同伟,又是他们的大幸。

  为了彻底根除隐患,祁同伟把手上的大多数工作,都交给了市长潘少华和副书记赵建岳,专心致志的帮助三个村子搞发展。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

  既然三个村子同宗同族,干脆把硕庆、硕安二村,并入硕会村,组成一个新的超大型村。

  原来的村干部,除了部分已经被抓捕的涉毒分子之外,其他人也因为工作不力,全部勒令辞职。

  选出村委会成员和村党支部成员各9名,均不兼任,便于互相监督。

  指定六十出头的退休教师陈启光,暂时担任村支书,先过渡一下,并帮助陈豪南当选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再由沙州市委派一名素质过硬的正科级年轻干部下去,担任第一书记。

  另外,建立一个村党群服务中心。

  从之前和涉毒产业毫不沾边的年轻人里,发展一百名党员,五人一组,成立二十个党员小组。

  每个小组服务一千余名村民,每名党员,又点对点联络近三百群众,像毛细血管一样进行基层治理……

  至于经济建设,更是祁同伟的拿手好戏。

  原有的一万亩耕地,仅两千亩有人耕种,剩下约八千亩被抛荒,其中还有数百亩已经被制毒垃圾和废水污染。

  把村里到镇上的土路升级,建设一条柏油路,将废弃的水利灌溉设施重新疏通,深度治理那几百亩被污染土地。

  所有耕地都不再种植水稻,而是改种经济作物。

  盖建三千亩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和麒麟西瓜,其余耕地种植应季蔬菜,打造一个蔬菜基地。

  接下来,要对低矮丘陵、荒地和滩涂进行改造。

  村里本来就有种荔枝的传统,可以把丘陵全部利用起来,大面积种植荔枝。

  荒地平整之后,可以种植一些生存能力比较强的中药材。

  而几千亩滩涂,将被规划为海产养殖基地,养殖海鲈鱼、石斑鱼、鳗鱼、南美白虾等品种……

  以上这些工作,要想全部落实,预计需要花费两个亿左右的预算。

  沙州市财政紧张,自然拿不出这么多钱,祁同伟只能去省里化缘,李维民听完他的想法后,非常干脆的答应了。

  对于祁同伟所做的一切,最激动的当然是陈豪南,他拉着妻儿一起,直接就给祁同伟跪下了。

  “祁书记,您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代表陈家列祖列宗,郑重地谢谢您,几万陈家人感谢您。

  您放心,我一定会带领他们重新开始,堂堂正正做人,陈家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会记得你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