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子宝贝 作品

第423章 李世民认错

“臣推荐成安县知县王尚!”

 “你可知成安县现在的情况?”李世民压抑着怒火问道。

 “臣知道!”

 “那你还敢推荐他?你知道他去了哪里?”

 “臣不知道,但是臣知道这么多年,王知县一直是亲力亲为的在成安县整顿水利。”刘旻梗着脖子说道:“是你叫我推荐的,反正要问我,我就推荐王尚。”

 “你!”李世民有些无语,这个刘旻还真是不同寻常。

 “陛下,还是等找到王知县再说吧。”颜开在一边劝道。

 他在成安县打听了一下,这王尚平日里确实是爱民如子,在百姓那里口碑非常的不错。

 只是到现在人都没有找到,让颜开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

 果然,这会儿有人来报,找到了王尚父子,只是两人都已经死了。

 “死了?”李世民有些懵逼。

 “在下游三十多里的地方发现的。据说父子二人当时是在加固河堤,突来大水被冲走了,当时和他们一起加固河堤的还有几个百姓和衙役,都沿河追着去救他们,所以没人知道王尚行踪。”

 通报的人说完,李世民、刘旻还有跟着李世民来得百官都沉默了。

 颜开也是叹了口气。

 大唐还有不少贪官,但是也不缺刘旻和王尚这样的好官。

 一个国家很难做到百分百的吏治清明,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在一步步变得越来越强大,那么肯定大多数官员是合格的。

 “此乃朕之过!”李世民突然开口说道。

 听见李世民这么说,其他官员都赶紧开口:“是臣等的疏忽。”

 这次事情,归根结底是朝廷忽略了地方上的很多基础设施建设。

 若是能提前多给魏州一些钱,估计常平仓不会垮塌,河堤也能修的更好。

 王尚甚至后人都没有,李世民就是想赏都没有办法赏,只能根据颜开的提议,在成安县河边给他立了一座雕像。

 这一次出行,也算是让大唐高层知道了民间真实情况有时候和在长安收到的奏报,大有出入。

 “回去以后拟一个计划,以后三省六部每一两年主官得有一两个月时间在各地巡查!还有太子也是!”

 就和颜开说的一样,如果不了解这个国家,又怎么能治理好这个国家?

 有李世民坐镇,魏州的灾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刘旻被暂时留任。

 这是他自己要求的,他要亲自等到朝廷款项下来,把治内的水患都整顿一遍才会去长安述职,然后上任巡按御史。

 “呵呵,这次出来,本来以为是看看我们是否有毛病,没想到却看出来大唐的治理还有这么多毛病,也算没有白出来一趟。”

 李世民有些自嘲的说道。

 “二郎也不必过于忧虑,就和颜知县说的一样,摸着石头慢慢过河就好了。”长孙皇后在一边安慰道。

 “哎,慢一点更稳妥,可是朕就怕时间来不及啊!”

 “陛下年富力强,何出此言?”长孙皇后笑着说道:“颜知县都说这是大唐最好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