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正面交锋(第2页)

  办公室里坐着很多人,有以张文俊为首的纪委调查组,有以曹宝山为首的运输局纪律监察办公室,还有以裴正明为首的公安机关。

  张文俊戴上眼镜,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清单,“薛明同志有一辆从英国进口的凤头牌自行车,这辆车是什么时候买的?花了多少钱买的?”

  “一九五八年我第一次来省城时跟一个华侨买的,具体多少钱我忘记了。”薛明表示记不清六七年前的事。

  办案公安裴正明咳嗽一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资料,“这辆自行车确实是五八年在省城公安局登记上牌。”

  一个女公安起把车辆登记资料送给张文俊,张文俊仔细看完对左右点点头,两个书记员马上奋笔疾书。

  “文俊同志,有人举报薛明同志在担任运输处处长期间徇私受贿,我建议不要调查以前的财产。”运输局曹宝山说道。

  张文俊摇摇头不接受他的建议,不管什么时候积累的财产都要审查。

  “薛明同志,你家还有三辆永久牌自行车,分别属于你的母亲、妻子和妹妹,请说明一下情况。”

  “我妈和我妹的自行车是我刚来省城参加工作时买的,那时我还没有进灯泡厂上班。

  我爱人的自行车是我刚进运输处时买的,那时的我只是个普通的运输员。”薛明说道。

  裴正明马上又让助手送车辆登记资料,包括百货大楼提供的买车发票,公安机关抄写的车辆登记上牌照信息。

  信息上详细记录着车主姓名,登记注册日期,自行车品牌型号等等。

  曹宝山也让助手递交一份文件,一脸严肃地说道,“薛明妻子的自行车是薛明运气好抓阄抓到了自行车票,然后去百货大楼买的车。”

  公安局裴证明也让助手递资料,“薛明的永久牌自行车是王胜华给的补偿。当初他的弟弟偷走了薛明的自行车,为了取得原谅就赔偿了一辆新车,这事我们公安局有详细记录。”

  “薛明同志,请问你哪来那么多钱买那么多自行车?”张文俊一脸严肃。

  “我以前在赵村大队打猎时攒了很多钱。当运输处处长之前我月工资七十元,我爱人是优秀人民教师,月工资也是七十元。我母亲和我妹妹是百货大楼售货员,月工资每人四十元。”薛明说道。

  薛家每月收入二百二十元,七口之家每月的花销最多五六十元,所以薛明有财力购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各种贵重商品。

  现场众人都羡慕了,这年头一个家庭出两个工人就是烧高香,出三个工人是祖坟冒青烟,出四个工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张文俊继续按照清单询问各种贵重物品的来历,薛明努力回忆并实话实说,裴正明和曹宝山帮他查漏补缺。

  渐渐的张文俊升起一股狗咬刺猬无从下嘴的感觉,薛家所有财产都是合法所得,不合法的财产都在空间里放着。

  调查计划第一阶段宣告失败,张文俊准备执行第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