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川刘雪瑶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七章 百里木道(第2页)

  他又语重心长地劝道:

  “我们国家已经改革开放了,要习惯处理国际纠纷,以后经常会遇到的。其实这事没你们想的那么严重,需要拓宽江面的地方,也就几公里,完全可以谈嘛。他们不是喜欢我们的大客车吗,给他十几辆不就完了嘛。”

  众人听得直嘬牙花子,十几辆大客车?你说的轻巧,不是你拿钱是吧。

  夏川笑道:“可以边干边谈,要是提前和他谈,他们绝不会同意的。所以,要摆出你同意不同意我们都要干的架势,那他们只好同意了。

  毕竟还有十几辆大客车,如果真要闹国际纠纷,两国慢慢扯皮,耗时费力,劳民伤财,还不一定几十年能解决呢。相信我,他们都不傻。”

  众大佬齐齐心动,这战略绝对是最高明的,能让安东牛逼闪闪啊。

  历史上,是真的给了十几辆黄海大客的。

  夏川看看再无疑问,继续道:“下面我讲讲房地产的配套战略。”

  众人再次精神一振,还有配套战略?

  “前几天有个新闻,朱海市领导亲自到特区深镇,邀请一位高科技人才到朱海创业,并且免费批给他一块市中心的土地,各位有什么想法?”

  众人若有所思。

  他们都没听说过这个新闻,但谁也不会说出来,那岂不是显得自己每天光喝茶了吗?

  其实他们没听过就对了,朱海市邀请史玉驻的事情,是92年的事,夏川找不到更有说服力的例子,含糊着不提名字拿出来忽悠人。

  陈挺开口道:“夏顾问,市中心的土地对我们来说代价太大了,或者说弊大于利,这种方法可以效仿吗?”

  夏川笑道:“这种方法当然是不能效仿的,我们就算愿意给市中心的土地,也没有高科技企业愿意来,因为我们地处偏僻,人才匮乏,交通成本太高,所以此路不通。”

  众人顿时愕然,那你提这什么意思?

  夏川继续道:“但是,这种思路是绝对正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我们的优势,而不是利用我们的劣势。对于朱海来说,人家紧靠深镇,啥也不用说了,我们比不了。

  但我们有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山清水秀啊。

  我们用不着给市中心的地皮,那环境反而不好。剩下的就简单了,谁最需要环境好的地皮?而我们最需要什么?这中间的契合点在哪?”/

  众人顿时瞪大了眼睛,似乎离真相就差一层窗户纸,却怎么也捅不破。

  夏川直接给出答案:“很简单,最需要环境的是大学!我们最需要的也是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可以提升城市地位,提升房地产价值,提升城市知名度。

  有钱人一听这城市还有一流大学,都愿意来买房子了,甚至学生家长直接给买房子了,这样人才也留住了,企业也发展了,好处太多了,这就是我们的契合点。”

  众人豁然开朗,再次振奋起来。

  夏川继续道:“我们可以挨个一流大学接触一下,排名前十的,无偿提供土地,只要你肯在安东建立分校,条件你尽管开,什么都可以谈,不要怕吃亏……”

  接下来夏川又提到软环境,这东西对城市的发展太重要。

  众位大佬听得频频点头,这种理念太正确了,而且太超前了。

  他们简直无法想象,夏川是受什么人的灌输和熏陶,能有这种的先进的思想,和恐怖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