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泡 作品

第752章 歌圣,韩娥!(第2页)

  若此地没文脉?

  他压根不去,自然也不会露怯。

  长安城,是否文脉之地?

  当然。

  大唐长安,自从大唐帝国建立就倾注国力,以倾国之力多次扩建改建,它高高矗立在龙首原上,以大明宫的建立为龙首,使李唐王朝更加占有高亢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龙首原上,俯瞰全城,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

  而龙首原,顾名思义,便是大唐龙脉兼文脉的起源之地。

  杜预一步一个脚印,踏在坚实大地上,感到大唐百年文气、长安无数风流,大江大河般涌入体内,文思泉涌,才思壮阔,干涸的文宫也随之充盈起来。

  杜预神采飞扬,精神奕奕,顾盼自雄,虎步龙骧。

  他正要吟诵出第一句,却听到背后一阵急促马蹄声。

  “且慢,等等!”

  杜预回眸看去。

  只见三匹神驹,大汗淋漓,带着三位美人备道兼程赶来。

  一位,是大唐剑圣裴旻之后,乐府四大家之一,剑舞最高成就者—公孙大娘。

  另一位,是乐府四大家之二蔡文姬。

  最后一位,杜预却并不认识。却是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明眸善睐的美人,看打扮更接近汉、齐之地的古典美女。

  但这美人一双会说话的明眸,却仿佛茹古涵今、通晓中外、洞察一切般,好奇静静凝视着千军万马、一人独往的杜预。

  蔡文姬香汗淋漓,跃下马来,与杜预并肩站立:“总算赶上了。”

  公孙大娘不言不语,轻轻落在杜预另一侧,拔剑而立。

  美人如玉剑如虹。

  “这位是?”

  杜预好奇一指。

  蔡文姬笑道:“这位,是我的闺中密友,乐府四大家之一的【歌圣】,东齐韩娥。”

  “韩娥?”

  杜预一愣。

  他听过这个名字。

  韩娥名动圣元十国的东齐歌唱大家,据说她容貌美丽,嗓音优美,歌声情感浓厚,有强烈的感染力。

  《列子·汤问》中记载:“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追而谢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雁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有个著名的成语,就是为她诞生——绕梁三日、余音绕梁。

  她以名曲【绕梁歌】,与公孙大娘【公孙剑舞】、蔡文姬【胡笳拍】、吴国谢道韫【咏絮才】,并称当世四大乐府。

  杜预没想到,在大唐与叛军激战最要紧关头,竟然见到了这位传说中圣元歌坛天后,更没想到韩娥如此美丽,连他都为之一瞬间心动神摇。

  韩娥轻盈下马,黛眉一挑,盈盈拜道:“韩娥受蔡、公孙两位大家之邀,特来前线助战。希冀能助杜解元一臂之力。”

  她冁然一笑:“在路途上,韩娥已听到杜解元【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少年行】、【出塞】、【胡无人】、【白马篇】等绝世名篇,诗词镇国、名传天下,更看到听到杜解元孤身破阵、以少胜多、一身是胆、书剑恩仇的事迹,心仪不已呢。”

  杜预没想到,这位东齐、圣元十国乐坛天后韩娥,打扮保守古典美人,性格却如此泼辣大胆、一见面就直言对自己心生好感、心动不已,顿时尴尬连咳。

  这边还打仗呢。

  现在当众对我表白,是否有些不够严肃?

  韩天后,你就算仰慕我,也该私下半夜里找我说啊?这两军阵前,让我怎么搞?

  他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一旁蔡文姬却酸道:“韩娥,你到底是来襄助大唐、杜预破阵的,还是来追星的?”

  公孙大娘冷哼一声,虽然一句话没说,但剑芒四射,剑啸龙吟,显示她心中不爽。

  乐府四大家塑料花姐妹情,说好的同气连枝、同仇敌忾,还没跟敌人打起来,见面就醋海生波、对面开撕啊。

  杜预:“···话说你们干嘛来的?”

  韩娥却落落大方、捂嘴含笑道:“两位大家不要吃醋。韩娥只是仰慕诗仙杜预的才情,并不会有其他想法。他还是你们的。”

  杜预捂脸:她真会···我哭死。

  公孙大娘冷冽道:“今日我等乐府四大家,已出其三。联手对敌,这些叛逆、逆种休想染指大唐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