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说破

 “你没喝醉吧?”祝缨说。


 甘泽和陆超两人都偷偷地瞄她, 又偷偷地瞄郑熹,然后假装什么也没听到。


 郑熹笑骂一句:“没大没小!都要长大成人了,还这么喜欢胡说八道。”


 祝缨道:“您大喜的日子就别瞎操这些心了,赶紧去陪新娘子吧。要是为了说这事儿, 那我可回家了。”


 蓄须什么的, 是你一个上司该管的事儿吗?


 郑熹却没有被她这一句话打发了, 他的声音带微醺, 话却很明白:“自己心里先有个数, 有些事情不能等的。”


 祝缨凑近了一点,问道:“不对劲儿,发生什么了吗?”


 郑熹接过甘泽递过来的酽茶抿了一口, 看着祝缨的眼睛问道:“我到大理寺多久了?”


 祝缨心里突了一下!眼睛微微瞪大了一点。


 郑熹道:“唔, 还不太傻!我还以为你想不到呢。”


 郑熹再婚,宾客云集。与他身份相当的官员都没有他年轻, 而与他年纪相当的人绝大部分还在下面摸爬滚打, 比他整低了一层。平常是同殿为臣,官面上说话得跟他客客气气的。今天是长辈参加他的婚礼, 这些人在今日说的话也就分外的老气横秋。郑熹在前半截宾客那里敬酒的时候陪着说话的时间就特别的长,谁的话他都要领两句。


 他们说,郑侯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说他年纪轻轻就是大理寺卿了,一干多少年, 硬是没出纰漏。郑熹脸上微笑, 口中谦虚, 心里却是一惊。


 酒席吃得差不多了,就趁着自己还没忘给祝缨说一句。祝缨一向是让他省心的, 只要提一句, 祝缨就会记住并且自动把许多事情办好, 还能举一反三。接下来的日子,郑熹会有许多事情要忙,现在提一句,是为了让祝缨心中有数。


 祝缨也没让他失望,一句话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郑熹见她听懂了,接着说:“唔,模样是很重要的。所谓释褐,不过是脱了布衣穿身官衣,人还是那个人,却又不是那个人了。你如今也是这样,既然管了大理寺的许多事,就要有威仪一些,模样上符了,才能担得起更重要的位子。我会尽力给你安排升一升,你也要准备好你自己。明白了吗?”


 祝缨道:“是。”


 “过些日子我要是忙得忘了,你记得提醒我。”


 “是。”


 “你还年轻,这很好。只恨你还是太年轻。”郑熹说着,也不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他又十分痛惜,祝缨没有读个进士科,否则,完全可以……


 祝缨心里沉甸甸的,躬身一礼,道:“大人,我先回家了。”


 郑熹摆一摆手:“去吧。”


 ————————————


 曹昌今天喝了一点酒,回去的路上话显得有点多,骑着头小毛驴,驴蹄子踩在地上嘀嘀哒哒的,他的嘴巴也不停:“三郎,今天场面可真大哎!”“三郎,你什么时候娶新娘子啊?”“三郎,他们府上人可真多哎,咱们家什么时候能再添个厨娘啊?”


 祝缨随他叨叨,自己在马上一摇一晃的,心情并不很好。


 回到家里,家中四人都没有睡着,曹昌把从郑府带回来的喜饼等物交给杜大姐,有点神气地说:“这是那边府里的喜饼!还有酒!好些人没有酒呢,咱们家就有!”


 杜大姐也笑吟吟地:“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侯府的东西呢。大娘子,一会儿也分我一块喜饼。”


 张仙姑道:“拿一整个!”


 祝缨道:“他们家的也是外头订的呢!像这样的场面宾客又多,他们厨房再大也做不过来。”


 祝大道:“那不管,反正是侯府里出来的。”


 祝缨笑道:“那您趁新鲜尝尝,今天吃不完就明天接着吃。”


 张仙姑道:“我们就这么没出息了?今天都吃完饭了呢!”


 “行,您拿去,随您安排。”祝缨说着,回了后面卧房去换衣服睡觉。


 天冷了,狗崽子也长大了一点,曹昌也显得很可靠,她就回后面睡了。时已十月,该点炭盆了,书房里书籍纸张也易燃,不如回卧房。


 她的卧房算大的,但是冬天为了取暖,就又取了架屏风把卧房一分为二,再点炭盆的时候床边会更暖和一点。她在屏风后面换好衣服,抱着外衣出去,说:“杜大姐,明天太阳好,就拿到外面晾一晾,去去味道。”


 一般人家也不常洗名贵面料做的衣服,料子不经洗,易破还易掉色。今天吃酒,穿的是绣衣,各种酒气之类熏到了衣服上,太阳好的时候拿出去晒一晒也能散味儿。冬天的太阳也不烈,不至于曝晒坏掉了。


 花姐来收了衣服,说:“她烧水去了。你就放在屋里,我记着了明天给你晾晒。”


 “行,水还没好,咱们先去把门都锁了、栓了。”


 两人把家中几个门都检查一遍,衣服放着,杜大姐很快烧好了水,祝缨洗沐完了,坐在床边泡脚,对杜大姐道:“你也去歇了吧,水我自己倒。”


 杜大姐道:“你甭倒啦,搁屋里吧。烧着炭盆儿会起嗓子,摆盆水还好些,明天早上我再来倒。”说完就走了。


 等偏院的门一关,花姐就过来了,说:“今天不太好么?”


 祝缨道:“怎么不好了?”


 花姐道:“说不上来,看你就是不太对。”


 祝缨拍拍床边,道:“来坐。哎,你洗了吗?洗完咱们再来说话,有件事儿有点难,得细细地说。”


 花姐笑道:“那我就不回去啦,也在你这儿泡脚。”


 说着,除了鞋袜,拖了张椅子过来,两人对坐着泡脚。四只脚在水盆里撩着玩儿,花姐笑出了声,然后问:“今天怎么了?”


 祝缨道:“郑大人说,我二十了,该行冠礼,蓄须了。”


 花姐的两只脚静止了。她吃惊地看着祝缨,问:“他喝得神志不清了吗?有上司管下属的胡须的吗?”人家还没满二十呢!就算满了,这事儿也不是一过二十就办的。也有十六、七岁就拼命蓄须装大人的,也有二、三十岁还刮了胡须装嫩的——尤其是骗婚的时候。


 花姐心里有点慌,她说:“哪有就把年纪掐得这么准的呢?他到底什么意思呢?还是要为你说亲?”


 祝缨摇摇头:“他并不是为了他个人的喜好而胡乱提的这件事。”


 花姐道:“他当然不是那样轻易就拿得力干将胡闹的人。必是有什么谋划的!我就怕他的谋划会危害到你。否则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该关心你胡须的吗?”


 祝缨道:“莫慌,我说了你就知道了。这也是要与你先商议的事——以外官三年一任来计算,他在大理寺的任上干了这是第三任了。他能干几任呢?还能在大理寺呆上几年呢?”


 花姐对官场上的事半熟不熟的,原本没计较过这件事,经祝缨一提,就说:“好像是不能在一地任太久啊!”


 越是高等级的官员,越不能让他在一个位置上呆太久,当然,实际执行的时候有各方博弈,所以任职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有坐不住几天就跑路的,也有能够长久经营一个势力的。但总的来说,只要皇帝能控制得住局面,就一定是这样的。


 如果是一些需要特别技艺的职位,有此专长的人可能干得更久一点,但是一个享有颇大权利的衙司的主官则不然。


 一个人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干太久,对皇帝而言可不是件好事!


 无论何处,吏才是最持久的。


 祝缨道:“所以王大人做丞相……”


 京城这个地方多么的重要啊!想造反都够皇帝喝一壶的了。王云鹤再好,也就干个七、八年的京兆尹,不能再多了!


 巧了,王云鹤年纪也差不多了,人品口碑都不错,本领也不差,也适合当个丞相。


 龚劼拜相比陈峦早,陈峦的丞相生涯其实也差不多快到头了,所以他得赶紧把儿子踢出去历练历练,别再傻乎乎的了,差不多儿子三年一任外任回来,他给儿子安排好了,自己请辞就挺好的。


 刚好,施鲲才拜相没几年,一个糊墙的,跟王云鹤这个能干的搭着干活儿。等施鲲年资差不多可以休致了,就可再进一个或者两个跟王云鹤就伴儿。这两个新人能上手了,王云鹤也就能休致了。


 不想休致的丞相,下场可能都不会很好。


 “谁不想天长地久呢?皇帝还想天长地久呢!”祝缨说,“可惜陛下恐怕不会让郑大人再在大理寺呆太久。”


 一般人会有一种“使顺手了就不想换了”惰性。但是皇帝官员任命这件事上,这种惰性是极低的。


 如果是外任,只要不是太穷太糟糕没人愿意去、派去都想弃官逃跑的地方,两任就得叫你换个地方了。


 皇帝能让这个外甥在大理寺卿的位子上呆多久呢?三任?五任?


 五任十五年,即使是十五年,郑熹的任期也过半了。据祝缨所知,本朝大理寺卿还没有干这么久的。大理寺如果是个人,十五年都快养成年了!这个地方怕不要被主官养成亲儿子了?!这合理吗?


 三任?那也绝对不能算短,不能说皇帝对大外甥不好。九年!让一个人主持一个衙门九年,算得上是很久很信任的了。那郑熹在大理寺也就只剩两年上下的时间了。随时调任也不稀奇。


 别说外甥了,就是亲儿子,在东宫位置上呆久了,皇帝也……


 打住!这个念头不能再想下去了!


 花姐看着祝缨,说:“郑大人这是觉得自己在大理寺干不久了,想叫你给他看住大理寺?你也太年轻了,资历也不够接他的任呀!官职低微,你将来在大理寺会很辛苦的!谁会看前任留下来的心腹顺眼呢?谁没有自己想要栽培的人呢?你固比别人强,可再强也抵不过人家自己的人用得安心。你这蓄须又有什么用呢?他不带你走吗?”


 祝缨道:“他在这里经营了这些年,哪能这么容易就放手了?他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去哪里,怎么安排我?他要去做个清要的官儿,又或者去个手下不用我这样人的衙门呢?要说他对我可也真不错。我看他的意思,是要给我再升上一升,勉强够留在大理寺的。”


 不然的话,大理寺丞和司直品级相同,再给她变成个司直,让她出差出差出差……


 世上多的是不动声色排斥异己的办法,不用栽赃陷害,不用背后下黑手,只拿明面上的规定就能把看不顺眼的人给发配了。


 如果她是大理寺正,就能规避许多合理出现的风险了,并且位置不高不低的,守在大理寺也还算合适。她在大理寺六年了,参与不少案件,资历勉强凑合,但是她年纪太轻,又没个侯爷爹、公主娘,二十岁上下做到从五品,简直刺眼。


 她在样子上必得整一整,展现出一些诚意。不然郑熹这头给她往上提拔,火烧眉毛了她在还那头死犟“我就不,我有本事叫人看到我的本事不看我的胡须”,岂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等着挨收拾?


 “不过,也不一定,”祝缨说,“谁知道呢?”


 花姐不再接话,她静静地听着,等祝缨自己分析出个一二三来。


 祝缨说:“蓄须也不止是要我留个胡子这么简单。他是在教我,干什么事就要有个干什么事的样子。是什么人,就要有什么人的样子,这样做事才不会多费力气。我们家跳大神打卦算命都还得有身像样的行头呢。


 他也不是明天就要走了的,但是却得尽早把我安排好。我已然升得很快了,能叫人少挑毛病就少给人留话柄。他能想的,都想到了。”


 花姐道:“他这么劳神费力,终究是要你出力。你年纪越来越大,终有一天是要过这一关的,蓄须他是有道理的。还有成亲……”


 “先拖着呗。我又不是头一回拖他要我办的事了。房子拖了几年了?仆人拖了几年了?不也办得挺好么?”祝缨慢吞吞地把脚从盆里移出来,控控水,边擦边说,“水凉了,别泡了。”擦了脚坐在被窝里。


 花姐局促地笑笑,也跟着坐了上来,心中的阴霾却总也挥不去。房子、仆人之类,祝缨都能安排得好好的,胡须,一个女孩子要怎么安排?


 祝缨要对她说的却是其他的事情:“我对你说这么多,是请你心里有个数,家里要劳你多照看了。这些话不好一次都对爹娘讲了,他们有时候一次听不太明白,记不太住。王丞相是再也做不回王京兆的,京城也要起风雪了。咱们家因为我的缘故,要比别人更小心谨慎许多,你们受我连累了。”


 花姐道:“也受你庇佑了。放心!咱们慢慢跟干爹干娘讲。我看干爹上回跌下骡子受伤了之后,也安静了许多了。”


 祝缨道:“拜托了。”


 “咱们难道不是一家人?你拜托我什么?”


 祝缨笑道:“一家人也有拜托的时候,那累的、担担子重的,也不能因为是家人,就觉得她应该白受累的。”


 可你就是担重担的人呐!花姐道:“我该回房去了,明天杜大姐早起送热水见不着我该吃惊了。”


 ————————————


 花姐回了房里,半宿没睡好,思忖着该怎么做,怎么跟张仙姑、祝大说。总不能事事都吓唬两位老人:你们不听话,小祝就要露馅了。说多了、听多了人就疲了,还得跟他们讲得明白。


 花姐最后下了狠心:不行我就教他们识字!识字,读书,才能很好的听懂道理。小祝的日子还有那么的长,怎么能总让父母懵懂呢?


 祝缨这个罪魁祸首却又是一夜黑甜。


 天蒙蒙亮,祝缨就爬起来准备去大理寺了。


 郑熹结婚,照例是有婚假的。大理寺这一天没有主官管,大家心情上十分轻松。祝缨也把这一天的事务向两位少卿汇报。冷云还打趣她:“哟,爹没来,叔叔我教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