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王爷的大舅子(第2页)

  郑氏听着夫君的计划,虽觉得心中担忧,但是想到夫君既然这般说了,定然是将一切都安排好了,也就安心的听他的。

  谢秉文计划七月份回杭州之时,还未来得及出行,便发现祖父还有父母竟然来了长安。/

  谢秉文看到祖父来,万分错愕。

  “祖父,您怎么来长安了?”

  “孩儿见过爹爹,见过母亲。”谢秉文的三个儿子给他和郑氏行礼。

  谢老太爷此时只平静的说道:

  “进屋说吧。”

  郑氏扶着祖母,由着婆婆将孩子们都领去了旁处,留下谢秉文和祖父说话。

  “孙儿本想这几日就回杭州,祖父怎来长安了?”

  不仅来了,还携家带口,谢家人全部都到了。

  谢老太爷神色有些沉重,问道:

  “老夫问你,可是谢家跟朝廷起了什么冲突?”

  “并未,祖父何出此言?”

  “那就奇了怪了,一月前,朝廷的旨意送达到杭州,接我们谢家入长安,明旨明文,谢家也不得反抗,只能收拾行囊入京了。”

  谢秉文微微皱眉,想到一个月前,正是小妹出海的消息传入朝廷的时候。

  这与其说是朝廷的旨意,倒不如说是陆修齐的意思,陆修齐接谢家人入京是为何?

  “祖父稍安勿躁,待孙儿回头探探口风之后再做商议。”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

  此时的谢清宴,孤身一船渡河,带着朝廷的意思,跟起义军商量招安的事情。

  起义军大多数是豫州的,背土离乡谁也不好受。

  谢清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上他深知民生疾苦,更能从他们的感受去商议,一时间,起义军中许多的将领都动摇了。

  自从周戈渊走后,王二狗带着的起义军就陷入了僵局,虽然不至于全军落败,但是赢得时候也不多。

  王二狗想起王爷最开始说过等待招安是最好的结果,对于跟随自己起义的乡亲来说,他们回去有地种,有饭吃,不用再将脑袋别再腰上,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还有这些混出来的将领,也都能得到朝廷封赏的一官半职,也算是以后有了着落。

  怎么看都是好事一桩。

  王二狗犹豫不定,最后去了一封信给在太原郡的长宁长风兄弟,问问他们的意见。

  而这段时间,冀州的起义军纷纷人心浮动。

  不为其他,因为前来招安的人是谢清宴。

  谢家人在去年大灾中对豫州的所作所为,老百姓都有目共睹。

  便是他们做了朝廷的叛军,对于这个为豫州做好事的谢大人,他们也都奉若神明。

  王二狗没等到回信的时候,手下的一部分将领,便率着自己的乡众来到帐前,商议招安一事。

  王二狗知道谢清宴在民众中的威望,犹豫再三,在手下将领的催促下,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了。

  这个谢清宴也是王爷的大舅子,也算是可以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