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走山 作品

第122章 甲等三级的

久久的盯着这书名,并没有打开。虽然心中的好奇心,每每使得自己伸手要去触摸书本,还是给内心中另外一个执念压制着。我的任务再提高再提高。

 第二本、第三本、、、都是快速用眼扫描书名。

 在上面一排的第七本书,看到有本书名是《济门四阶》。

 这是表明济门的修行阶段吗?

 又继续看着,之后就没有看到,类似的书名。

 小心的取了这本书,然后到了自己书桌,沉下心来,还套上专门为看书准备的手套。点了支檀香。一切妥当后。打开书。

 ‘开卷有益,’书上第一行话,就直接写明。然后,出现注解,手写的注意事项。有几条特别用意,加重加粗的字迹,是说一定不会急于求成,修行就是慢慢筑基,万丈高楼平地起。

 接下来就是几行修行的七言句。果然这甲等三级的书修行从金丹,元婴、出窍、分神的境界。

 逐字理解后,搞明白一件事,这书出现在自己面前,此时是刚刚好。比如金丹期就合自己的目前阶段。

 书中说到幻化形休,展与幻想,法术威力大涨等点点契合。

 继续看下去,修行的文字不多。在元婴期修行文字旁边,开始出现了很多的手记注解。尹小凡一看,这书应该是孤本。字迹最新就是这任的储门主,是在出窍部分看到他的注解。

 开始着重看所有的注解,才理清了修行方法本身就有仁者见仁的问题。只有等级提升后,再来回头看自己的对方法的理解的程度,说出来才算给其他人有对照,有启发。

 看完所有文字部分的书页后,接下来后面的页都是空白。

 没有见到药丹与修行的关系。这才是自己关心的重点。有宝贝不敢用,或是用了不知后果,那才真的叫无语。

 这个如何是好?是找记名的先生开口询问?算了,门主收个学生都是副门主代为。一定有什么难言的不方便。

 沉思许久后,准备起身找找那药典类的书时,尹小凡随手要把那本合起之时,感觉到最后一页有点特别。摘了手套用手指去触摸,有夹层的纸和一张的感觉不一样。

 一阵疑惑,这不应该由自己发现。这有些年头的书。起码包括现任门主。难道是他亲自做的夹层?

 最后,可以解释的理由是后面几页就没有文字。自己如果不是想找找书上有没有配合药丹修行的记录。只是看修行。也不会去翻到最后。

 仔细检察一番,确实有夹东西在里面,而且不难取出来。

 待尹小凡找了个夹子把那里面,也就是一张纸取了出来,摊开到桌面上一看。也是位门主着写的一小篇文章。

 是济门的第三代门主独孤昙,用当时的习惯用语写道。尹小凡慢慢逐字理解后,意思大概是这样说:前人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态度修行。担心将来修行大业向上突破时,会有的崩塌的可能,完全是错的。所以,修行修了个万分小心,这不行,那不对的。只得如蜗牛行走。殊不知,千辛万苦朝山行,条条道路可登山,未到山顶风光时,东南西北各有方法。

 后面又讲述,很多种方法都是可行。也提到曾经用过丹药助力。目的就是早日到达山顶。给出的理由,只要在山以下,怎么快?就用这快的办法。到了山顶,才会有一览众山小,才有山顶的胸怀和高度。这段很重要,书写的主人也是用重笔来描。人生几何,用短的时间到达一个极致高度才是正解。之后,视情况,再做其他的慢慢修,还是看造化。

 最后,还记载自己亲自炼制的三味药丹,使用后的一些变化。

 欣喜若狂的尹小凡终于给自己找到可靠的依据。

 他毫不犹豫咽下药丹。

 这颗药丹在还没有最后看到那张夹层的纸时,就已经从储物腰带取出来那三颗药丹,他当时就想到,副门主当时所说能提高等级的药丹。原本就没有错。只是自己想找些依据和方法,最差看看有没有注意事项。而且这是三颗不同色的,秩序也不得而知。济门有时,真的不好,很多的事没有直接说明。

 对此,这三任门主给出的答案。尹小凡找到一个红色的放在手心里。

 从咽下起,静静的等待中,除了口中残留些药丹的香味外。暂时没有其他的感觉。

 其实也只差不多是喝杯茶的时间。时间不长,对于等待的人,就好像过了很久。

 温热的一股热流朝全身四肢百骸每一细微处,说慢,也不慢的浸入,要说是侵入都不为过。

 开始满满的热意,如浅浅潮水朝全身遍布开来。只是达到最末端之后,之前原先的热流回头,而后面如潮的热意相交,马上涌起激发,顿起热浪成翻滚之式。

 尹小凡刚刚才暗自庆幸,这时,就张大口使命的喘气,想要把这如在火上烤的那般热气,从口中尽可能多的散出。

 倒退的回潮一层层盖过来的那股热流,形成浪潮时间并不长,只是一直倒着回,然后,就这样方式,完成一遍全身性的淬火。

 稍等片刻,尹小凡接着找到黑色的药丹咽了下去。

 那张纸上的记录中描述三颗药丹,分别是潮火淬体,红色丹药。洗筋为主。第二颗水火既济,调济水火。完成突破前的所有的身体准备。尹小凡早就想过,要不是药丹的制作方法流传下来,或是当时就炼制药丹数量不少。甚至多想一步,就是很多的人是不敢用,因为没有人知道如何使用。

 这黑色的药丹是水性。按前一红色属火性。这颗属寒性可能性最大。会是有什么的感觉?是冷个半死吗?

 其结果相当平和。身上前面的那未退的潮浪,这时如中和了一般,真的如水面平静那般。

 水火既济啊,是这道理。

 最后一颗,记载称为五彩。在放进嘴里时,满嘴清香无比。很难描述,仅仅可说成如荷花清雅,清新春风淡浅似兰的香。

 在口中就香化成气,朝头顶上行走的香气,使得头脑爽朗清晰异常。朝下分两股气流,先经胸腹部,充盈膻中,实上丹田。又一起环把带脉来了个加强,使此脉强横许多。然后,下丹田充实后,分两条路,又下行至双脚掌,至此,气流所带来的,是全身的充实轻盈。感觉只要轻轻一动,就会带出风,就能带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