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两卷细纲(第2页)

    随着北维多利亚地区的失败,中央尖刀计划破产,威塞克斯在南线取得的战果前功尽弃,为了避免被包围被迫撤出德克尼亚,对抗诺曼底公国发起的反击。


    第一次索恩河攻势,为了打开局面,莱塔尼亚、东帝国联军集结了西线三分之二的兵力发动猛攻,企图踹开法兰贝尔的门户。


    法荷联军正面迎战,兰开斯特空军提供了支援,双方共计投入了7个近卫军团。在索恩河投入了大量新式兵器,战术机甲首次投入战争,坦克、飞机、战地毒气弹相继出现。


    两个月内伤亡高达330万,被厌战的士兵惊恐的称之为,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战争将战场变成了磨盘。


    南线,拉特兰在萨尔贡与威塞克斯的两面夹击中覆灭,可莉莎在这场战役中声威大震,不久后升迁为西帝国总参谋长。


    来自萨尔贡的上勾拳和维多利亚的下猛拳,终结了拉特兰这个十字教条约的肮脏产物——可莉莎·冯克劳斯。


    赛琳龟缩梵蒂卡,借助拉特兰的护城屏障勉强对抗围攻,这是拉特兰境内最后一个据点,但仍然牵制了大量兵力,萨科塔人爆发出了惊人的抵抗意志。…


    萨尔贡与伊比利亚联合发起了夏季攻势,试图击溃诺曼底公国,双方在娜姆河流域爆发激战,由于这里存在大量塔拉人聚居地,超过110万塔拉平民死于战火。


    面对萨尔贡的攻势,哈尔利升迁为总参谋长,负责南线战事,利用堡垒修筑和永动机防线阻止了萨尔贡的进一步推进。


    萨尔贡试图向南绕过留声机防线,莱塔尼亚军紧随其后,双方战线不断延绵,自诺曼底到南线尽头长达1300公里,被戏称为“奔向伊比利亚的游戏”


    北线出现了与南线相同的结果,双方迂回试图包抄对方,都没能达成目标,战线延伸曲折直至乌卡边境。


    萨尔贡投入了120门截城炮,日夜轰炸倾泻火力,企图攻破留声机防线,发动了四次塔拉战役,未果,伤亡超过600万人,被称为萨尔贡肉沫盘。


    可莉莎在娜姆河流域发起攻势,双方第一次正面装甲战结束,莱塔尼亚装甲部队折损殆尽,被迫撤出了诺曼底。


    北线进入了堑壕战,由堡垒,源导火炮,机枪和无数移动城市陆行舰组成的陆地防线让东帝国的优势兵力陷入了头疼当中,被迫转入对垒的局面。


    双方开始利用永动机的能源优势,采用实相能量武器互相投送远程打击,蹂躏着对方的每座城市试图打破僵局。


    战争进一步动员。


    总体战前奏开始。


    在永动机的支持下,双方得以开始空海陆一体的全面打击,自动化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工厂民转军完成,大量预备役征召。


    战争中期,由于莱塔尼亚对北叙拉古的侵占,叙拉古倒戈加入西帝国阵营。


    西西里军团背刺莱塔尼亚,向薄弱的冬灵平原发起了攻击,叙拉古的倒戈令西帝国士气大增。


    双方进行了14次冬灵战役,伤亡总达350万,互有胜负未能取得优势。


    雪境战役结束,由于谢拉格神明的存在,哥伦比亚遭遇挫折,损失惨重被迫退出战争,卡西米尔主力得以全部调往南线。


    由于漫长的战争难以为继,物价飞涨,政府不稳,东帝国联军发动第二次索恩河攻势,开始。


    约克四世、菲利克斯一世、双子女皇其中一位相继作为皇帝亲临前线,可莉莎策划了相关的战争计划,艰难的守住了索恩河防线,牢牢的将东帝国联军定死在了壕沟前,被称为中陆战场奇迹。


    第二次索恩河战役,双方伤亡达883万,毒气弹和源石脏弹,生化武器的大量使用导致荷卢亚地区感染生物横行,土地被污染荒废。大量移动城市在实相打击中沦为废墟。


    严重的伤亡令厌战情绪开始在中陆蔓延,厌战思潮和极端和平主义思潮诞生。


    高烈度的战争持续了一年,每个人都很绝望,一天天飞涨的物价和越来越严苛的征召模式,谁也不知道战争的尽头在哪里。…


    有人悲哀的断定,这场战争不会因为任何一场战役的胜利而轻易结束。


    这场战争是一场悲剧!我们都是刽子手!你们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可耻——解放主义革命者。


    萨尔贡军发生第一次哗变,德克尼亚出现相似问题,工人也出现罢工事件,中陆厌战开始大规模蔓延,这进一步导致了解放主义思潮的发展。


    南线,萨尔贡发起最后一次哈里发攻势,被哈尔利击退,自此萨尔贡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无法迅速击败莱塔尼亚导致了一系列国内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德克尼亚素来有伦蒂尼姆钥匙之称,西帝国联军重新策划攻势,以法军为前导,威军作为侧翼佯攻,发起了反击。


    德克尼亚无力支撑,东帝国开始收缩防线,西帝国收复荷卢亚,战线反复在维多利亚中部地区拉扯。


    由于战争陷入颓势,引爆了国内的派系矛盾和民族矛盾,再加上前线损失惨重,萨尔贡爆发大量危机。


    可加人领袖伊扎克·沙米尔发动起义,建立第一个非家,可加苏丹国。


    帕拉斯在李澄的授意下回到南陆,米诺斯大起义爆发,米诺斯复国,帕拉斯就任新的总督。


    印地斯坦大叛乱,斐迪亚人和曼提柯人不甘于被萨弗拉人统治,发起了独立诉求。


    殖民地新萨尔贡在战争期间遭遇严重压迫,发生了暴乱,解放主义感染者在新大陆发起武装起义,推翻了殖民政府。


    艾伯图陷入两难境地,对国内派系统一进行分化镇压,并试图消灭国内叛乱,但由于世界大战的原因,这些努力均失去了作用。


    年末,萨尔贡帝国无力支撑世界大战和国内此起彼伏的叛乱,走向崩溃解体,伊娜姆叹息着放弃了南陆大哈里发的位置,宣称只保留萨尔贡皇帝之位。


    印地斯坦联邦,米诺斯共和国,可加苏丹国,萨尔贡联合酋长国建立,并退出世界大战,自此脱离了萨尔贡的压迫统治。


    南陆解体,萨尔贡此后一蹶不振,无力维持1095公约,相继失去了新大陆的殖民地,被迫与东帝国联盟单方面媾和,付出沉重代价退出战争,沦为区域性小国再无登上世界舞台的机会,失去了列强的地位。


    哥伦比亚撕毁1095公约,回归北斯特兰,东陆联合帝国趁机向萨尔贡宣战,陆海军强行登陆,夺回瀛州。


    西帝国遭遇沉重打击,菲利克斯被迫接管南线,伊比利亚两国重新倒向中陆。


    南线战场压力卸除,哈尔利得以将全部军力压入西线,双方展开了三次德克尼亚会战,投入了超过10000辆坦克和各种飞机,1280门截城炮,将德克尼亚西部化为了地狱火海。


    战役未能取得进展,东帝国严重受挫,卡西米尔国内出现巨大矛盾,无奈宣布退出战争,单方面与兰开斯特媾和,付出沉重代价,自此无力挑战维多利亚。…


    同月,拉特兰全境沦陷,梵蒂卡被攻陷,威塞克斯军队踏入了十字教圣城,教宗和赛琳等一众枢机要员流亡莱塔尼亚。


    战争形势陷入不利局面,双子女皇宣布对一切进入中陆的载具实行无差别打击,企图借此封锁西维多利亚的战争物资来源,但这一举措彻底激怒了希之翼。


    特蕾西娅宣布,西方的混乱秩序已经动摇了萨卡兹的利益,宣布进行战争动员,萨卡兹第三帝国撕毁《萨莱互不侵犯条约》对莱塔尼亚宣战。


    萨卡兹加入西帝国阵营,世界大战规模扩大,东帝国阵营被迫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萨卡兹发动了两个集团军群320万人,向莱塔尼亚东部前进。


    第二次三皇会战,莱塔尼亚拼尽全力,企图在萨卡兹抵达中陆前击败西帝国。可莉莎调遣了拉特兰的余下兵力前往支援,双方打成了僵局。


    第二次娜姆河战役,诺曼底公国彻底崩溃,被伊比利亚击败,自此东帝国彻底转入防守,丧失了进攻权。


    叙拉古彻底击败了约克公国,进驻塔拉诸郡。


    不久,德克尼亚投降,腓力六世自杀,可莉莎进入德克尼亚地区首府,踏上了一年来未曾涉足的土地。


    诺曼底公国无力独自支撑,失去了和莱塔尼亚第三集团军的联系后投降,乔治四世在流亡途中被杀。


    瓦伊凡战场结束,维多利亚彻底消灭了东瓦伊凡并牢牢掌控了这一地区。


    萨卡兹帝国在东线发起攻击,空基要塞出现在中陆战场,配合导弹战舰和巡航打击,莱塔尼亚溃不成军,仓皇逃往后备防线,遭遇了“自巫王以来,史上最可怕的一天”。


    约克公国在国内抗议和外部打击下,彻底失败,不久伦蒂尼姆沦陷,菲利克斯走向了权利顶峰,得到全维多利亚的拥戴。


    约克公国投降,约克四世企图寻求乌萨斯的政治庇护,但由于希之翼的强大压力,遭到乌萨斯出卖被杀,东帝国联盟解体。


    东维多利亚全境沦陷,战争迫近本土的压力令双子女皇不得不妥协,宣布承认菲利克斯成为维多利亚皇帝。


    《伦蒂尼姆和约》签订,莱塔尼亚没有被遭到极为恐怖严苛的惩罚,实际上影响力大大衰弱,双子女皇被迫退位,自此无力与维多利亚对抗。


    维多利亚再统一,东西瓦伊凡地区合并,并由维多利亚实际控制,伊比利亚两国合并,沦为维多利亚附庸国,同时卡西米尔也被维多利亚控制,失去了境内重要的钢材产地开采权,间接上沦为了附庸国。叙拉古也无力独自面对维多利亚,只能被迫加入维多利亚体系中。


    世界大战结束,维多利亚借此重新崛起,成为中陆唯一的霸权,作为列强之一接管了萨尔贡解体留下的新大陆空缺。


    “第零次世界大战”造成了9800万人死亡,其中大半是平民,唤起了中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严重的厌战主义...每个人都开始沉思,被源导改造成面目全非的战争究竟对人们意味着什么?


    “每个维多利亚人都将戴上只属于自己的皇冠。”


    “而全世界将俯首躬身以表敬意。”


    “这个时代,名为维多利亚。”


    ——泰拉大帝·菲利克斯。


    (中陆上的曜日帝国卷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