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铁柱(第2页)

 陆德明打量了一番铁柱。

 铁柱连忙拱手行礼。

 “小子常一,拜见陆博士。”铁柱恭恭敬敬躬身。

 铁柱大名叫常一,柳娘的丈夫姓常,听说当初两口子成亲之后,怀铁柱的时候,就想着,往后生好些个孩子,到时候就常一,常二,常三的排列下去,都不用管是男娃女娃,这些名字都能用。

 只可惜,生完了常一之后,孩子还不到两岁的时候,柳娘的丈夫就得病去世了。

 “倒也端正。”陆德明微微颔首:“不知郎君,是想着如何呢?”

 “这孩子,从当年我在庄子上的时候,跟她娘亲就一直跟在我身边,从小就聪明伶俐,知礼懂义,是个好苗子,那时候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还是想着,有天赋,就不要浪费,因此,就送去读书了,启蒙之后,就一直在学堂里读书,后来去了长安城,也在长安找了书院,在书院里读书。”

 “今日带他来见陆博士,是想让陆博士看看,若是合眼缘,便留这个孩子,做个弟子,让着孩子,跟在陆博士身边伺候。”

 “原来如此。”陆德明点头:“那如此,今日我便考考这孩子吧。”

 听陆德明这样说,铁柱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

 “是。”铁柱连忙拱手。

 “铁柱啊,若是过了这关,你可就是陆德明大儒的弟子了,把握住机会,发挥你平日所学。”李复叮嘱着。

 “是,郎君。”铁柱兴奋应声。

 成为陆德明陆博士的弟子,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跟在陆博士身边,哪怕是给陆博士端茶倒水,能够学到的东西,也比学堂之中能学到的要多。

 “那便看看,你算学如何吧。”陆德明不紧不慢的说着。

 启蒙,是一个孩童读书之根基,读书就如同盖房子,一点点的累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国子监分六院,四门学,国子学,太学,律学,书学,算学。

 但是这些都是启蒙之后,才会分门别类开的。

 算院,第一年学习的便是《孙子算经》和《五曹》。

 而来到庄子上之后, 陆德明听了不少李复官员教导孩子读书的一些思想,既然常一是出身于泾阳王府,那么,自然也是要耳濡目染的。

 而且,陆德明在算学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成就的。

 “你家郎君说你自幼读书,那便说一说《孙子算经》里的内容吧。”陆德明出了个比较基础一点的考题。

 但凡学算学,《孙子算经》都是绕不开的典籍。

 “数学是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铁柱开始发挥自己:“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百万相当.......”

 铁柱熟练的背诵《孙子算经》,而后开始解析内容的意思,也稍微掺杂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