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连中五元,史之罕见

叶城眼前的画面再次开始飞速转变。

 他亲眼看着李辛带着足够的干粮,走入会试现场。

 明朝的会试,一般在京都贡院举行,一共考三场,每场三天,合计九天时间。

 所以准备干粮就很有必要,否则真得活活饿死在考场之内。

 另外,不光要准备足够干粮,还需要有一个健康体魄。

 因为会试和乡试相差不多,都被官方安排在一个长约四尺,宽约三尺的小隔间内。

 隔间还不能设帘遮挡,让巡考官能随时看到考生动态。

 这可就苦了这帮考生。

 要知道整整九天啊!

 考生需蜷缩在一个一米多长,九十公分多宽的隔间里面,解决一切吃喝拉撒。

 同时,还要书写近五万字锦绣文章,不能有太多涂改痕迹。

 为啥写这么多字?

 因为根据明史记载:

 【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浩、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整整十五道大题,每个题至少得写两三千字出来,考官才会有兴趣抬眼去看。

 若是几百字就想交代过去,完全是糊弄自己,也糊弄国家。

 所以,参加乡试、会试的考生之苦,绝非常人可以想象。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在当时还真不是故弄玄虚。

 不过在挺过九天后,只要能上榜过关,将从此踏上人生高峰。

 这可比现代的公务员还要厉害。

 公务员上岸依旧还要给人打工,朝九晚五,苦恼车贷房贷。

 可一旦通过会试,必将成为进士,或留在京都做官,或外放担任知府、县令。

 京都做官自不用说,慢慢苦熬成内阁阁老。

 到了外面也能成为一地之首,享尽世间繁华。

 一旦考上最起码是个县级市的市长,你说牛不牛逼?

 所以,叶城眼睁睁看着李辛,足足在考场内待了九天九夜的时间。

 但显然,在魏忠贤交代过后,李辛受到最顶级待遇。

 不光一日三餐有人按时送来,甚至还有衙役为他24小时烤火取暖。

 九天过后,李辛神清气爽的走出考场,回到河南会馆静静等待放榜。

 又十天过去,这一日终于放了杏榜。

 李辛却并未去看,依旧静静坐在自己的房间内等待。

 他一个穿越者的身份,再加上超绝的智商,以及魏忠贤的亲自关照。

 可以说没有任何理由名落孙山。

 果然!

 放榜没多久,河南会馆里就喧哗起来。

 同样从河南道来的考生,有的兴奋大喊,有的放声哭泣。

 上榜的人从此上岸,没有上榜的人则还需等待三年后的会试。

 可三年又三年,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光阴可以蹉跎。

 很快,敲锣打鼓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那鼓声距离李辛房间越来越近。

 李辛明白,自己终究是……

 中了!

 他起身,拉开了门,静静的看着门外。

 门外此刻已站满了人。

 有刚放榜的考生,有跟自己从祥符县赶来的衙役。

 更多的是京都的士绅豪商,看热闹的百姓群众,以及各府衙的下人小厮。

 所有人脸上带着激动,见李辛出现后齐声大喊。

 “中了!中了!李解元,解元公,你又中了!”

 “杏榜头名,高中会元!”

 “你是咱大明天启一朝的会元公了!”

 所有人激动万分,一下子冲进李辛房间,将他围住,抱住,大跳着大喊,大叫着大笑。

 李辛目光隐隐泛红,亦是激动至极。

 中了!

 果然中了。

 穿越到大明王朝三十年,终于看到些许希望。

 高中会元,成为贡士,只剩下最后一关。

 只需在殿试上拔得头筹,自己将不负此生苦熬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