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亡国丧钟,正式敲响……

“哎,徐师,咱家端来的饭菜都已凉透,您还不打算吃一口吗?”

 僻静牢房中。

 大太监王承恩半蹲下身子,看着面前的垂暮老者。

 老人姓徐,名光启,字子先,今年已六十五岁高龄,却悍然在天寿山造反起事。

 被当场抓获后,押入诏狱受尽酷刑,仍不肯认罪认错,真是何苦来哉?

 “呵呵,王承恩,这便是断头饭,今日要送徐某上路了吗?”

 徐光启靠在牢房的墙上,说话有气无力,但眼睛依旧明亮。

 王承恩无奈摇了摇头。

 “怎么是断头饭呢,徐大人!”

 “陛下登基之后,还要重用于你,让你进入内阁辅政!”

 嗯?

 徐光启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随后哂然一笑。

 “呵呵,怎么可能?”

 “老夫参加了造反大事,犯下谋逆之罪,皇上不诛我九族都不可能,怎么可能重用于我?”

 “您……终于承认犯下谋逆之罪了吗?”

 王承恩目光炯炯看了过来。

 徐光启一愣,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徐师啊!”

 王承恩不愿在这种话题上过多纠缠, 继续说道。

 “咱家这次来,真的是奉了陛下的口谕,劝说于你。”

 “只要你点头,咱家立刻带你离开诏狱,恢复你的官身。”

 “甚至让你进文渊阁担任大学士,担任礼部尚书,担任内阁次辅。”

 “你,究竟答不答应?”

 轰!

 徐光启的脑袋都要炸了,不可置信的看向王乘恩。

 为什么?

 为什么我犯下如此重罪,朱由检竟要宽恕于我,还要我担任礼部尚书、内阁次辅?

 王承恩似乎看出徐光启的疑惑,叹气解释。

 “徐师,陛下终究在意您的大才啊!”

 “您在军法、算术、农学、天象等领域皆是当世一等!”

 “陛下思量再三,还是决意趁登基大赦天下,再给你一个效忠大明的机会。”

 “效忠?”

 徐光启冷笑起来。

 “我看,皇上还是放不下封太保那些东西吧!”

 “他想知道如何锻造新式鸟铳,新式大炮!”

 “他想在京都修建马路,想开设医院救治病患。”

 “他更想让老夫帮他驱逐建奴,重振大明?”

 王承恩见对方一口道破崇祯皇帝心思,索性也不隐瞒。

 “是啊!徐大人,不然呢?不然您觉得陛下为何还留您的性命?”

 “封礼辛虽然死了,皇陵镇虽然没了!但那些东西陛下都极在意的。”

 “圣上清楚,那些东西都装在您的脑袋里面。只有您才能帮圣上中兴盛世。”

 “徐大人啊,想想您松江府的徐氏满族,想想您的妻儿老小,您还犹豫什么?”

 徐光启却一阵摇头冷笑。

 “呵呵,既然决定造反,老夫早就将那些牵挂置之脑后。”

 “王承恩,你走吧,回去禀报你家圣主,要杀要剐,徐某悉听尊便。”

 “你……”

 王承恩是真急眼了。

 你个老头,怎么如此冥顽不灵。

 他只好再开口:“徐大人,你不管你的死活,不管你家人死活,连你弟子孙元化的死活都不管了吗?”

 “你已行将就木,活不了几年!可孙元化才高八斗,不过四十出头!”

 “难道你也眼睁睁看他去死?”

 徐光启怔了一下,微微转过了头。

 “多说无益!王公公,我等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让我辅佐朱由检,是万万不可能的!”

 王承恩闻言,眉头锁成了一个疙瘩,没办法之下只好拿出最后的手段。

 “徐大人!”

 “若你谁的死活也不顾,那就休怪陛下水淹天寿山防空洞,淹死那十万百姓!”

 说完,王承恩冷哼一声,拂袖转身就走。

 徐光启却再坐不住了。

 他拖动着手铐脚镣霍然起身,一把抓住了王承恩的衣袖。

 “王公公!什么意思!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造反那日,被藏入防空洞里的皇陵镇百姓,竟然还在里面待着?

 这一晃二十多天过去,怎么可能?

 王承恩见这一招果然管用,转身冷笑。

 “徐大人,这就急眼了?”

 “呵呵,那日你们的内奸文琪,早已将防空洞的位置交代出来。”

 “陛下本要放他们离开,自谋生路!”

 “可文琪却出了个主意,说这防空洞里的十万军民,大都是守陵军军属。”

 “如今守陵军全员战死,他们必要生异心。不如直接灌水全部淹死,以绝后患!”